[实用新型]一种抗拔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0872.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2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兰;李仁民;葛立瑞;王涛;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拔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拔锚杆,其包括抗拔端头、杆体和桩体,该抗拔端头被压桩杆沿一轴线方向直接下沉到保持原始状态的土体中,该杆体随抗拔端头一起下沉到土体中,该杆体的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为连接端和锚头端,该杆体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在该抗拔端头上,该杆体的锚头端沿该轴线方向朝背离该抗拔端头的方向延伸,该桩体部分包裹该杆体,锚头端超出该杆体,该抗拔端头具有一沿该轴线方向延伸的呈筒状的外周面,该桩体与该抗拔端头的外周面无接触。本申请中抗拉锚杆具有更高的抗拔承载力,由此可以减少抗拔锚杆的数量,以降低施工成本,并可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拔锚杆。
背景技术
锚杆作为支撑体系中一个种类,在地基结构中广泛使用,目前,为了使锚杆与土体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一般是采用旋喷桩或灌注桩作为锚固连接结构,在施工时,首先利用钻机钻好锚孔,然后再用高压注浆泵产生的高压液体通过喷嘴形成高压喷射流束切割锚孔底部土体,使得锚孔底部空间大于前部空间,再将锚索伸入锚孔内,最后用水泥浆置充填整个土体空腔,形成锚索扩大头,为了增强锚杆与水泥浆的连接能力,还会在锚杆的底部设置端头。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土体对扩大头的阻碍来保持锚杆的稳定性,避免锚杆向上或向下移动,使锚杆具有足够的抗拔力,但是这种施工方式的步骤较多,均需要预先成孔,然后再用扩孔钻头、高压旋喷或夯扩法形成扩大头,使得施工步骤复杂,无法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了一种抗拔锚杆,其包括抗拔端头、杆体和桩体,该抗拔端头被压桩杆沿一轴线方向直接下沉到保持原始状态的土体中,该杆体随抗拔端头一起下沉到土体中,该杆体的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为连接端和锚头端,该杆体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在该抗拔端头上,该杆体的锚头端沿该轴线方向朝背离该抗拔端头的方向延伸,该桩体部分包裹该杆体,锚头端超出该杆体,该抗拔端头具有一沿该轴线方向延伸的呈筒状的外周面,该桩体与该抗拔端头的外周面无接触。优选地,所述桩体由旋喷桩所形成。优选地,该抗拔端头被下沉到密实土层内。
本申请中,密实土层为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土层,当土层为粘性土时,该粘性土的液性指数IL≤0.25,即粘性土至少为硬塑状态;当土层为粉土或砂土时,该粉土或砂土的密实度为中密或密实。
杆体优选采用高强精轧螺纹钢筋或钢绞线制成,并可在杆体上套设防护套管。
本申请中,沿该轴线方向观察,抗拔端头覆盖桩体,即桩体的边缘至多仅能够到达抗拔端头的边缘,或桩体的边缘与抗拔端头的边缘之间具有距离。
本申请中的抗拔端头携带杆体被首先下沉到保持原始状态的土体中,再进行桩体的施工,可减少抗拔锚杆的施工步骤,本申请中的桩体与该抗拔端头的外周面无接触,且抗拔端头所在位置的土体处于原始状态,能够与抗拔端头之间形成较为紧密的连接,尤其是将抗拔端头下沉到密实土层内时,由于密实土层具有较高的密实度,尤其是在经过抗拔端头的再次挤压后,能够与土体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土层对抗拔端头形成较大的抱合力,能够使杆体抵抗更大的向上拉力,有利于提高抗拉锚杆的抗拔承载力。由此可以减少抗拔锚杆的数量,以降低施工成本,并可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地,该抗拔端头的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为下沉端和抵压端,在该抵压端上设置有一防脱件,该防脱件能够自由地连接到该压桩管的一端、并能够自由地脱离该压桩管。设置防脱件后,在用压桩管对抗拔端头进行下沉时,由于防脱件与压桩管相互套设在一起,可以避免抗拔端头在下沉过程中,由于抗拔端头与压桩管发生错位,而导致抗拔端头偏离设定的下沉路径。利用防脱件与压桩管的相互套设,使抗拔端头沿设定路径下沉到设定位置。
进一步,该防脱件呈环状,该压桩管为一圆管;该防脱件能够自由地外套在该压桩管的一端、且能够自由地离开该压桩管;或者,防脱件能够自由地内衬在该压桩管的内腔中、且能够自由地离开该压桩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0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