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浇注钢锭用惰性气体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18340.X | 申请日: | 202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0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铸鸿锻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7/12 | 分类号: | B22D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钢锭 惰性气体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浇注钢锭用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其包括钢包下水口和设置在钢包下水口下方的漏斗形浇口,所述钢包下水口与所述漏斗形浇口之间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外侧设有进气钢管,所述进气钢管与保护罩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进气钢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远离保护罩一侧设有压力表一,所述截止阀另一侧设有压力表二,所述截止阀与压力表二之间设有减压阀。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钢水与空气接触,防止二次氧化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锭浇注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浇注钢锭用惰性气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技术是一项把液体金属经一组特殊的冷却和支撑装置连续地浇铸成一定断面形状的铸坯新工艺,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钢锭-初轧工艺。连续铸钢与传统模注钢工艺相比具有生产工序简化、金属收得率高、能源消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率高、铸坯质量好等诸多优点,成为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性的重要技术之一。
连铸技术钢水通过长水口,进入结晶器,钢水不与空气接触,但传统模铸并没有长水口保护,钢包下水口与漏斗形浇口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钢水保护远不如连铸好。
钢包下设漏斗形浇口,在浇注过程中,钢水流经结构,参照图1,包括钢包下水口,设置在钢包下水口下方的漏斗形浇口,钢水从钢包下水口流出,经过钢包下水口继续向下进入到漏斗形浇口,随后经中注管、中心分流砖、流钢砖,至成型模具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钢包下水口,与漏斗形浇口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在浇注过程中,钢液自钢包下水口向漏斗形浇口流动,会在漏斗形浇口和钢包下水口的结合部位产生负压,吸入大量空气,造成二次氧化,增加了钢中的氧化物含量,对钢锭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钢水与空气接触,防止二次氧化的浇注钢锭用惰性气体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浇注钢锭用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包括钢包下水口和设置在钢包下水口下方的漏斗形浇口,所述钢包下水口与所述漏斗形浇口之间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外侧设有进气钢管,所述进气钢管与保护罩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进气钢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远离保护罩一侧设有压力表一,所述截止阀另一侧设有压力表二,所述截止阀与压力表二之间设有减压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惰性气体从进气钢管进入到软管内,再从软管进入到保护罩内,在保护罩内在钢水四周形成惰性气体保护环,进气钢管上的压力表一用于检测进气钢管端部的压力,截止阀用于控制进气钢管内的气体流动状态,控制气体开关或调节气体流速,减压阀设置在截止阀和压力表二之间,减压阀用于减小惰性气体的压强,随后在经过一次压力表二,压力表二可以检测出进入到软管前的惰性其他压力,使惰性气体调整到正微压后进入到保护罩内,对钢水形成环形惰性气体保护,从而减少钢水与空气接触,防止钢水二次氧化。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压阀与压力表二之间设有微调减压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调减压阀用于调整进入到保护罩前的气体压力,防止压力压力过大造成保护罩损坏,从而导致氧气进入到保护罩内,进一步导致钢水成型质量降低。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微调减压阀与压力表二之间设有流量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量计用于监控进入到保护罩内的惰性气体流量,方便工作人员控制气体流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罩上固定设有吹气环,所述软管连接在吹气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气环设置在保护罩上,方便安装和固定,从进气钢管上进入的惰性气体经过软管后进入到吹气环上,再经过吹气环吹入到保护罩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铸鸿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铸鸿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8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包装泡沫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接膜平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