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表箱线夹的绝缘外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1007.6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4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峰;刘忠林;刘建龙;张钊;徐小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建峰 |
主分类号: | H01R13/56 | 分类号: | H01R13/56;H01R13/58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杨春雷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城乡一体***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表箱 绝缘 外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表箱线夹保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表箱线夹的绝缘外罩,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边侧卡合安装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栓,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下端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外壳的下端开设有槽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保护臂和第一连接板与第二保护臂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得贯穿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导线在移动时可以得到缓冲,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相对旋转连接,使得贯穿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的导线可以根据其端部的连接方向调整连接角度,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表箱线夹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表箱线夹的绝缘外罩。
背景技术
电表箱线夹的绝缘外罩是对线夹进行保护的设备,在保护线夹的同时,还需要对导线的连接口进行保护,避免导线损坏。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6893902U)公开了一种电表箱线夹的绝缘外罩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不方便导线连接时的缓冲,减少导线使用的寿命;2、不方便根据导线的连接进行转向调节,降低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不方便根据导线的连接进行转向调节,降低设备使用的灵活性,而提出的一种电表箱线夹的绝缘外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表箱线夹的绝缘外罩,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边侧卡合安装有第二外壳,且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保护臂和第二保护臂,且第一保护臂和第二保护臂的内侧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第一保护臂和第一连接板与第二保护臂和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一侧均通过三个弹簧相连接,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方形槽,且盖板通过合页与第一外壳铰接,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栓,且固定栓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限位夹,且限位夹与盖板之间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下端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第二外壳的下端开设有槽孔,且槽孔与凸块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臂关于第一外壳的中心对称设置,且第一保护臂与第二保护臂之间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弹簧等角度分布在第一连接板的外壁上,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设置为弧形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之间贯通设置,且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关于第一连接管的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和第二连接管的上端均设置为倾斜状结构,且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设置为卡合的相对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凸块与槽孔之间设置为卡合的拆卸安装结构,且凸块与第一连接管之间为焊接的一体化结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保护臂和第一连接板与第二保护臂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得贯穿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导线在移动时可以得到缓冲,避免导线损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相对旋转连接,使得贯穿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的导线可以根据其端部的连接方向调整连接角度,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连接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建峰,未经崔建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1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遮阳挡雨轮椅车篷
- 下一篇:升降电梯轿厢空气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