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泥状物取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99357.5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9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俞霖;史雪峰;周玲;丁云;朱信在;胡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基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泥状物取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泥状物取藻器,包括吸取筒,所述吸取筒的外壁开设有排渣开口,所述吸取筒的顶部并位于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吸取筒的顶部并位于与连接管连接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筛板,所述过滤筛板的上方设置有汲取装置,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内壁并位于紧靠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环。该改良的泥状物取藻器,设置弧形过滤板,转动桩带动弧形过滤板进行转动,弧形过滤板在进行转动时将吸取筒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通过排渣开口推出吸取筒的内部,防止杂质导致吸取堵塞,并且提高了所汲取泥状物的洁净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泥状物取藻器,尤其涉及取藻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泥状物取藻器在对泥状物进行汲取的过程中会将泥状物中掺杂的杂质一同进行吸取,导致收集到的原料在进行后续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除杂,并且在吸取过程中杂质容易出现堵塞,给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良的泥状物取藻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泥状物取藻器,包括吸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筒的外壁开设有排渣开口,所述吸取筒的顶部并位于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吸取筒的顶部并位于与连接管连接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筛板,所述过滤筛板的上方设置有汲取装置,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内壁并位于紧靠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优选地,所述汲取装置包括转动桩、弧形过滤板、螺旋叶片、传动开口、螺纹槽、传动桩、螺纹环、连接顶板、把手、连接杆和活塞,所述转动桩通过轴承与过滤筛板的顶部并位于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桩的底部贯穿过滤筛板并伸至吸取筒的内部,所述弧形过滤板与转动桩的外壁并位于过滤筛板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与转动桩的外壁并位于连接管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开口开设在转动桩的顶部,所述螺纹槽开设在传动开口的内壁,所述传动桩套接在传动开口的内部,所述螺纹环开设在传动桩的外壁并位于传动开口内部的位置,所述连接顶板与传动桩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与连接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顶板的底部并位于传动桩两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顶板的一端与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活动套接在储存箱的内部,通过转动桩、弧形过滤板、螺旋叶片、传动开口、螺纹槽、传动桩、螺纹环、连接顶板、把手、连接杆和活塞之间的配合,进行汲取的同时对泥状物进行过滤,提高了汲取的洁净度。
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螺纹槽和螺纹环的螺旋方向均为逆时针螺旋,所述螺纹槽与螺纹环相互适配,当传动桩向上移动时,通过螺纹槽和螺纹环之间的配合,使转动桩进行逆时针转动。
优选地,所述弧形过滤板远离转动桩的一端向顺时针的方向弯曲,所述弧形过滤板远离转动桩的一端紧靠吸取筒的内壁,弧形过滤板进行转动,将吸取筒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排除。
优选地,所述活塞的顶部并位于中间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活塞通过所述圆形通孔与转动桩活动套接,通过移动活塞使储存箱内部气压发生变化,从而对泥状物进水汲取或排出。
优选地,所述活塞的直径与储存箱的内径相等,通过活塞将储存箱的顶部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基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基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9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