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停车库载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2181.2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车佳轩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E04H6/4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方仕杰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车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库载车装置,包括车库框架,所述车库框架内设有若干停车台,停车台包括用于垂直升降的上层停车台和用于水平横移的下层停车台,停车台包括底部基板,所述底部基板设有驶入斜坡,所述底部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基板槽,所述基板槽内设有支点转动轴,所述支点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与底部基板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基板槽内设有载车板,所述载车板的下表面设有支点凹槽,所述支点转动轴嵌入支点凹槽中,所述载车板靠近驶入斜坡的一端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厚度与基板槽的深度相同,所述载车板远离支撑台处的下表面与底部基板之间设有若干弹簧,所述载车板远离驶入斜坡的一端设有轮胎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停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载车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为了更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将停车库设计为多层立体停车库。在使用此种设备时,一般是将车辆驶入停车台中,然后通过停车台的平移或者升降来完成停车过程。在此过程中,假如司机下车时忘记拉手刹,车辆有可能会在停车台上滑动甚至坠下,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库载车装置,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立体停车库载车装置,包括车库框架,所述车库框架内设有若干停车台,所述停车台包括用于垂直升降的上层停车台和用于水平横移的下层停车台,所述停车台包括底部基板,所述底部基板设有驶入斜坡,所述底部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基板槽,所述基板槽内设有支点转动轴,所述支点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与底部基板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基板槽内设有载车板,所述载车板的下表面设有支点凹槽,所述支点转动轴嵌入支点凹槽中,所述载车板靠近驶入斜坡的一端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厚度与基板槽的深度相同,所述载车板远离支撑台处的下表面与底部基板之间设有若干弹簧,所述载车板远离驶入斜坡的一端设有轮胎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点转动轴和支点凹槽的配合,使得载车板能够实现类似跷板的运动。初始状态下,支撑台的下表面与底部基板相互抵触,载车板与底部基板之间的弹簧未产生形变。在驾驶者将汽车开入载车板的过程中,当汽车的重心位于支点转动轴靠近弹簧的一侧时,弹簧被压缩,载车板产生略微倾斜,此时汽车的轮胎与轮胎限位块相互抵触,从而使得汽车处于被固定的状态,即使驾驶者没有拉手刹,汽车也无法产生运动,大大地提高了立体车库的安全性。当驾驶者准备驶离时,汽车启动后开始运动,当汽车的重心位于支点转动轴靠近支撑台的一侧时,支撑台重新与底部基板相互抵触,弹簧助力载车板恢复平行,最终弹簧恢复未产生形变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胎限位块上靠近驶入斜坡的一端设有缓冲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汽车在倒车时,轮胎会与轮胎限位块相互碰撞,在轮胎限位块上设置缓冲橡胶垫,可以起到保护轮胎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基板远离驶入斜坡的一端设有尾气吸收箱,所述尾气吸收箱包括设于尾气吸收箱侧边的抽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发动的瞬间,由于汽油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此时在底部基板远离驶入斜坡的一端设置尾气吸收箱,可以对汽车尾气进行吸收,净化停车库内空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车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载车板的上表面设置防滑纹路,能够防止汽车在载车板上开动时打滑,也能够避免汽车停在载车板上时,由于载车板的倾斜状态而产生的打滑现象,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靠近驶入斜坡的一端设为圆弧形,所述载车板远离驶入斜坡的一端设为圆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车佳轩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车佳轩停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2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