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墙体防潮建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80101.X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8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谢鑫;黄新洛;余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建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4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墙体 防潮 建筑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墙体防潮建筑结构,包括安装板、地下室墙体,防潮箱、吸湿层和防护板,安装板的后端四角位置处均通过固定装置与地下室墙体的前端固定连接,防潮箱包括“U”型支撑架,“U”型支撑架的内部竖向均布有多个分隔板;该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和安装板,便于将防潮箱安装在地下室墙体上,通过吸湿层,便于吸收地下室内的潮气,并通过集水箱,便于收集潮气过多时吸湿层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连接装置,便于将防护板安装在防潮箱的前端,对防潮箱进行掩盖,美观度较好,对地下室的改动较小,安装步骤简单,并且经济成本较低,同时适用多种使用状态的地下室,降低使用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防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墙体防潮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能增加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但是地下室环境比较封闭,而且常年光照不足,容易导致潮湿发霉现象,因此需要对地下室进行防潮处理。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820377020.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用墙体防潮通风结构,包括:隔层、连接板、开关、第一排气扇、通孔、地下室墙体、防潮层、加热层、挡板、活性炭层、电热丝、第二排气扇和电线,其在使用时,地下室墙体与土层之间添加防潮层,使土层中的水分不渗透到地下室中;地下室墙体的底端安装加热层,将地下室底层的水从蒸发,地下室墙体侧壁的第一排气扇抽入隔层中,使地下室通风干燥;隔层中安装活性炭层、第二排气扇,活性炭层能有效吸除隔层中的湿气,第二排气扇将隔层、地下室中湿气抽出,再从通孔排出。
上述专利在使用中发现,其对地下室的改动较大,安装步骤繁琐,并且经济成本较高,同时必须在地下室的使用初期便进行安装,不适用于已在使用状态的地下室,使用局限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下室墙体防潮建筑结构,其对地下室的改动较小,安装步骤简单,并且经济成本较低,同时适用多种使用状态的地下室,降低使用局限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墙体防潮建筑结构,包括安装板、地下室墙体,防潮箱、吸湿层和防护板,所述安装板的后端四角位置处均通过固定装置与地下室墙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潮箱包括“U”型支撑架,“U”型支撑架的内部竖向均布有多个分隔板,“U”型支撑架和多个分隔板的后端均与安装板的前端固定连接,并且多个分隔板将“U”型支撑架内均分成多个防潮空间,并且多个防潮空间内均固定安装有放置板,吸湿层布置在放置板的顶端,并且放置板的顶端前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放置板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透水孔,并且放置板的底部布置有集水箱,集水箱的底端与“U”型支撑架的底内侧壁接触连接,防护板布置在防潮箱的前侧,并且防护板的后端四角位置处均通过连接装置与安装板的前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钉,安装板上开设有与固定顶匹配的安装孔,固定钉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并伸入至地下室墙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前端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连接装置包括安装管,安装管套装至安装柱上,并且安装管的外侧壁通过至少两个“L”型柱与防护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安装柱的前端设置有螺纹,并且安装柱的前端套装有与螺纹匹配的固定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母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为倒“U”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盖的顶端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建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工建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0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