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模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7006.6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2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辉;孔繁婷;方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罗莹 |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污 释放 模拟 装置 | ||
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模拟装置,包括信号模拟装置,反应槽以及与反应槽相通的循环管道。所述反应槽进水口前装有变频水泵,反应槽中装有远离水面、用于模拟水体扰动的可调搅拌器及加热管、pH探头等装置,所述循环管道内壁配置曝气膜,可用于调节水体内溶解氧含量,所述A/D模数转换器可将上覆液中温度、pH等变化直观地反应到电脑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观察、可同时用于分析静态水和动态水在特定条件下的底泥污染物的释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模拟装置,用于研究在静态水和动态水中底泥污染物释放特点,具体涉及一种在特定条件下某些因素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近日,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巡查中调查人员发现,河底淤泥的处理是黑臭水体整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底泥是河湖的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水域受到污染后,水中部分污染物可通过沉淀或颗粒物吸附而蓄存在底泥中。由于处置能力不足等原因,不少水体清淤之前缺乏污染调查评估,清淤后底泥随意堆放,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发明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模拟装置,进而了解底泥污染物释放的过程对于避免二次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针对于底泥污染物释放的模拟装置不多。现有的模拟装置不能有效地控制溶解氧含量且第一类过于复杂,组件繁多且不能模拟扰动较小的水面,第二类装置结构简单但不能更为具体地研究水流速度、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因此,发明一种既简洁又能在特定条件下研究某一固定因素对底泥污染物的影响的装置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要提供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模拟装置,该装置能够模拟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河流或湖泊中的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同时这套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观察的特点。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模拟装置不足,提供一种既能直接观察底泥污染物的释放进程又能在不破坏上覆液溶解氧含量等特定条件下研究某一因素对底泥污染物的影响的简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模拟装置、反应槽和循环管道;
所述的反应槽内,下部配置有可搅拌器,上部插入加热棒、湿度计和PH探头;反应槽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的一侧设有取样口;
所述的模拟装置的信息输入端连接加热棒、湿度计和PH探头,模拟装置的信息输出端连接电脑;
所述的循环管道连接在反应槽上,对反应槽的水体进行循环。
所述的进水口处设有变频水泵和注水口,水通过注水口和变频水泵后,经进水口进入反应槽。
所述的PH探头顶部设有PH调节器。
所述的循环管道与反应槽的两个连接处设有水阀I和水阀II,循环管道上设有水泵,循环管道内壁设有曝气膜。
所述的模拟装置中设有A/D模数转换器,加热棒、湿度计和PH探头的信号输出端经过A/D模数转换器后,与电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进水口处添加变频水泵可调节水流量,从而可研究水流状况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2、循环管道内壁装有曝气膜。与普通曝气装置相比该装置曝气气泡直径小,气液界面直径小,气液界面积大,气泡扩散均匀,不会产生孔眼堵塞,耐腐蚀性强。同时比常规产品固定螺旋曝气器,散流曝气器和穿孔管曝气器能耗降低40%,或增加污水处理量40%,更为节能。
3、本装置设有A/D模数转换器,可将上覆液温度、pH值变化转化为数字信号在电脑显示,进一步直观地观察底泥污染物的释放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7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具铆钉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采出水回注用的止回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