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恒温加热的直热式热水机组用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8847.0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4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高亚民;程世哲;李艳娇;杨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宏程世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F24H9/12;F24H9/20;F24H4/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史进斗 |
地址: | 11002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加热 直热式 热水机组 装置 | ||
一种可恒温加热的直热式热水机组用加热装置,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自来水进水、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热水出水、循环加热进水、循环加热出水,所述自来水进水与第一冷凝器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相连,所述第二冷凝器与热水出水相连,所述循环加热进水与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入水口相连,所述循环加热出水与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出水口相连。该加热装置安装在热水机组中,使热水机组不仅能高效的生产热水,还能对生产出的热水进行维持温度的恒温加热,满足热水的生产以及生产出的热水的恒温加热双重要求,解决了传统直热式机组不能恒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恒温加热的直热式热水机组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离不开洗浴,随着社会的进步洗浴现在已经不单单只是一种身体清洁方式,现在的洗浴中心已经演变为以提供洗浴为服务主体,集餐饮、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处处体现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等高品质健康生活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洗浴热水的生产设备也从传统的燃煤锅炉逐步发展到燃气锅炉、污水余热回收热水机组等新型环保热水设备。热水机组生产出的洗浴热水储存在热水箱中,但由于长时间储存不使用或水箱箱体热损失等原因,热水的温度降低,无法满足热水的使用温度要求,导致热资源与水资源的浪费。而在热水机组中,直热式热水机组以热水出水温度高、出水速度快、一次加热即可达到使用温度、运行效率高的特点,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直热式热水机组存在不能恒温的问题,使很多温度达不到使用标准的热水,由于无法二次加热,只能白白排放掉,这样不仅浪费了热资源,又浪费了水资源。因此,对传统直热式热水机组进行升级,在热水机组中采用恒温加热功能的直热式热水机组用加热装置,使升级后的热水机组具有恒温加热功能,既满足了热水生产的高效性,又兼顾了后续的恒温加热功能,是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同样也使具有恒温加热功能的直热式热水机组成为洗浴热水设备的最佳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恒温加热的直热式热水机组用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安装在热水机组中,使热水机组不仅能高效的生产热水,还能对生产出的热水进行维持温度的恒温加热,满足热水的生产以及生产出的热水的恒温加热双重要求,解决了传统直热式机组不能恒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恒温加热的直热式热水机组用加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自来水进水、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热水出水、循环加热进水、循环加热出水,所述自来水进水与第一冷凝器相连, 所述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相连,所述第二冷凝器与热水出水相连,所述循环加热进水与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入水口相连,所述循环加热出水与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的出水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自来水进水与第一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压力传感器、自来水进水温度传感器,第一水截止阀、水量控制阀、水流量计、第一水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之间设有第二水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凝器与热水出水之间设有第三水电磁阀、热水出水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加热进水进水口处设有循环加热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加热进水分两路,循环加热进水与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进水口相连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五水电磁阀、第四水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加热出水与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出水口相连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第六水电磁阀、第七水电磁阀,所述循环加热出水出水口处设有循环加热出水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宏程世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宏程世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8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