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回收率反渗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54701.9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4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苏战华;苏仲民;王晓强;马俊;吝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莱特莱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陈巍 |
地址: | 1104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率 反渗透 装置 | ||
本提供了一种高回收率反渗透装置,包括A反渗透膜组、B反渗透膜组、C反渗透膜组、进水管路、浓水管路、产水管路、增压管路、第一高压泵和第二高压泵;所述A反渗透膜组、B反渗透膜组和C反渗透膜组均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高压泵连通于进水管路中用于将原水泵入进水管路中,所述第二高压泵连通于增压管路中;所述A反渗透膜组、B反渗透膜组和C反渗透膜组的第三接口分别与所述产水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反渗透装置的系统回收率,并延缓膜的结垢,特别适合在中水回用,零排放等进水水质差、硬度高、缺水地区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回收率反渗透装置。特别适合在中水回用,零排放等进水水质差、硬度高、缺水地区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膜技术发展迅速,在电力、冶金、石油石化、医药、食品、市政工程、污水回用及海水淡化等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各类工程对膜技术及其装备的需求量更是急速增加。另外,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支持和重视,给膜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我国膜技术在环保、节能、传统产业替代方面的优势不断体现,其发展也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北美、欧洲的全球第三大反渗透膜市场,是全球反渗透膜最有潜力的市场和国际反渗透膜厂商竞争的焦点地区。
反渗透原理是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液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反渗透系统回收率是指反渗透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总的回收率,回收率是指与原水流量相关的透出水流量的比值。回收率50%的系统,即浓缩倍数是2倍;回收率75%,即浓缩4倍;回收率80%时,则浓缩5倍;回收率达到90%时,相当于浓缩10倍。膜系统内由于浓差极化现象的存在,膜表面的料液含盐量会变得更高。因此,原水由于被浓缩,膜表面的污染会比想象中发生的更快,一般回收率在苦咸水脱盐处理中设在50-80%左右。系统的运行条件、原水的特征性状态等因素会影响回收率的确定,一旦选择过高的回收率,就会面临结垢的形成和技术污染的风险。
因此,按照实际情况适当的设定回收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原水的水质分析数据结合其四季变动范围,考虑前处理和产水的回收率、运行温度等相关的反渗透系统设计方式,设定运行条件。
系统回收率越高则消耗的水量越少,但回收率过高会发生以下问题。
1、产品水的脱盐率下降;
2、可能发生微溶盐的沉淀;
3、浓水的渗透压过高,元件的产水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回收率反渗透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反渗透装置的系统回收率,并延缓膜的结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回收率反渗透装置,包括A反渗透膜组、B反渗透膜组、C反渗透膜组、进水管路、浓水管路、产水管路、增压管路、第一高压泵和第二高压泵;所述A反渗透膜组、B反渗透膜组和C反渗透膜组均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
所述第一高压泵连通于进水管路中用于将原水泵入进水管路中,所述进水管路通过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和第三进水阀分别与A反渗透膜组、B反渗透膜组和C反渗透膜组的第一接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浓水管路通过第一进水切换阀、第二进水切换阀和第三进水切换阀分别与A反渗透膜组、B反渗透膜组和C反渗透膜组的第一接口一一对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莱特莱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辽宁莱特莱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4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