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电站充电系统的应急处理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48814.8 | 申请日: | 202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季伟源;李高阳;钱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A62C3/16;B60S5/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方中 |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充电 系统 应急 处理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电站充电系统的应急处理单元,其包括形成在换电站的充电架底部的应急通道、远离充电架并与应急通道对应设置的应急池、以及设置在应急通道内部和外部且能够快速的将电池导入应急池中的应急导轨,其中应急池内盛装有降温或灭火的介质,应急导轨自上而下倾斜设置,应急导轨的上部位于应急通道内;下部伸出应急通道外部且下端部位于应急池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在电池充电发生意外或突发事件时,通过应急通道和应急导轨的设置,能够快速的将电池送入装满降温或灭火介质的应急池里,实现隐患电池与其他电池的隔离,进而大幅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换电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电站充电系统的应急处理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换电站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现有的换电站中,将汽车开动至汽车承载装置上,然后将汽车上的电池拆卸,并装上充满电的电池,以完成电池的更换。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电池若出现着火现象的话,如不及时进行应急处理,还会祸及相邻充电区的电池,因此,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换电站充电系统的应急处理单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电站充电系统的应急处理单元,其包括形成在换电站的充电架底部的应急通道、远离充电架并与应急通道对应设置的应急池、以及设置在应急通道内部和外部且能够快速的将电池导入应急池中的应急导轨,其中应急池内盛装有降温或灭火的介质,应急导轨自上而下倾斜设置,应急导轨的上部位于应急通道内;下部伸出应急通道外部且下端部位于应急池的上方。
优选地,应急导轨有两条且对称设置在充电架底部的相对两内侧,电池自相对两侧架设在应急导轨上,在自重下滑至应急池中。
优选地,应急导轨的截面呈L型,其中自竖直侧边固定在充电架的内侧,自水平侧边向应急通道中部延伸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应急处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水平侧边上且沿着应急导轨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座、沿着滑座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导向滚轮,其中多个导向滚轮的顶面构成导向传输面,当发生意外时,电池自相对两侧的底面在导向传输面上滑动。
优选地,滑座上形成有开口朝上且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槽,导向滚轮沿着定位槽宽度方向延伸,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定位槽中,其中多个导向滚轮的上部均冒出定位槽,且多个导向滚轮的顶面齐平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应急处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应急通道内且位于应急导轨的上方设有隔板,其中隔板将应急通道和充电架上的充电区相隔开设置,且电池能够在隔板下方进入应急通道内。设置隔板的目的,防止送入应急通道的电池的火势影响上方充电单元内的电池,进一步的杜绝火势的蔓延,便于应急掌控。
进一步的,在隔板的底部还设有能够翻转的帘板,帘板在自重下自由下垂设置,且将应急通道的入口遮挡。帘板的作用,实质上和隔板相同,都是杜绝火势的蔓延,将危险系数降低至最小值。
具体的,帘板的上端部通过转动连接件自由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隔板形成所述应急通道入口的端部。
优选地,帘板和所述隔板均为耐高温、耐火材质的板材。
此外,应急导轨的倾斜角度为5~30°。本例中,综合多方面考虑,应急导轨的倾斜角度为8°。道理很简单,角度过大,说明应急池离充电架的距离越近,而且应急通道的高度也越大,造成空间浪费,同时由于太近,不可控因素太多,危险系数大;角度过小,说明应急池离充电架的距离越远,一旦自重力无法克服摩擦,着火的电池无法落入应急池内,危险系数更大,因此,本例中采用8°的倾斜角,其带来的效果时最佳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8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