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砂法试验灌砂筒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6721.1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6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许恒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恒生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E02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3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砂法 试验 灌砂筒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砂法试验灌砂筒固定装置,固定环底部设有预钉结构,使固定环与待试验地面预钉固定连接;固定环内部卡接所述基板装置;基板本体的上表面为倾斜面;隔挡板开设有内开口,所述内开口设在所述基板本体倾斜面的最低端;固定环开设有外开口,所述外开口的位置与所述内开口的位置对应;基板本体中心开设有取样孔,贯穿孔上侧边缘开设所述台阶环,使所述取样孔为台阶孔。该灌砂法试验灌砂筒固定装置,实现单人操作,降低人工固定的误差;保证收集袋的连接,进而顺利的保证取样泥土的收集,进而提高试验精度;进一步的,取样孔结构设计,提高了与灌砂筒本体之间的连接紧密性,避免灌砂的外漏,提高试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材料用提取装置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砂法试验灌砂筒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表面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容易引起较大误差,经常引发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争议;故而需要足够的操作水平。
在灌砂法试验过程中,对于基板本体没有固定连接方式,只能通过试验者通过双脚压紧的方式操作,但是该操作方式存在人工误差大,试验人员劳动强度大的缺陷;且现有技术中的基板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对于取样泥土的收集不方便,容易导致取样泥土损失,进而降低试验精度的缺陷;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对于灌砂筒没有配合的连接结构,导致灌砂筒定位不方便,进而有可能造成灌砂洒落,进而降低试验精度的缺陷。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灌砂法试验灌砂筒固定装置存在:试验人员劳动强度大、试验精度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可以实现单人操作,降低人工固定的误差;顺利的保证取样泥土的收集,进而提高试验精度;提高与灌砂筒的连接紧密度,避免灌砂的外漏,提高试验精度的灌砂法试验灌砂筒固定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灌砂法试验灌砂筒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和基板装置,所述固定环底部设有预钉结构,使所述固定环与待试验地面预钉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环内部卡接所述基板装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装置包括:基板本体、隔挡板,所述基板本体的下底面为平面,所述基板本体的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基板本体的上侧边缘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有隔挡板;所述隔挡板开设有内开口,所述内开口设在所述基板本体倾斜面的最低端;所述固定环开设有外开口,所述外开口的位置与所述内开口的位置对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本体中心开设有取样孔,所述取样孔包括:贯穿孔和台阶环;所述贯穿孔上侧边缘开设所述台阶环,使所述取样孔为台阶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环内部下侧设有连接凸台;适应所述基板本体外壁下侧设有连接凹环;所述连接凸台适应支撑连接在所述连接凹环内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环横截面的为拱形结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挡板远离内开口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预钉结构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孔内部,所述预钉结构的上端部伸出所述固定孔上端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钉结构包括:圆柱头、锥形过渡和预钉本体;所述圆柱头、锥形过渡和预钉本体依次一体成型;所述圆柱头外壁与固定孔固定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柱头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孔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恒生,未经许恒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67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钢筋厂棚
- 下一篇:一种固态饮料用包装打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