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5547.9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4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27/01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王君安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本***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筏板大 体积 混凝土 施工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层建筑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测温器和支脚板,所述检测器放置在保护盒的内部,且检测器通过电线和测温器相连接,并且测温器安装在套筒的底端,所述套筒通过丝杆和操作盒相连接,且操作盒安装在保护盒的底端,所述支脚板安装在保护盒的底端,所述操作盒的外侧设置有把手,且把手固定在横轴的外端,所述套筒的底端安装有横板,且横板的底端和第一软管相连接。该高层建筑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检测装置,在实现测温器高度便捷调节的同时,能够结合针筒等简单现有工具的使用,对指定的测温区域的积水进行清理,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高层建筑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筏板在本质上就是一层由大体积混凝土构成的板状结构,当作建筑的地基上层支撑结构来使用,而用于该类混凝土结构的检测装置,是指对筏板中进行温度进行测量的装置,但是现有的同类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为了方便筏板内部的测温,工作人员会在筏板中预留放置测温器的孔洞,而孔洞在闲置一定时间后,内部容易产生一定量的积水,检测装置的直接塞入会造成温度测量不准确,现有检测装置无法对积水进行相应清理,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层建筑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为了方便筏板内部的测温,工作人员会在筏板中预留放置测温器的孔洞,而孔洞在闲置一定时间后,内部容易产生一定量的积水,检测装置的直接塞入会造成温度测量不准确,现有检测装置无法对积水进行相应清理,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层建筑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测温器和支脚板,所述检测器放置在保护盒的内部,且检测器通过电线和测温器相连接,并且测温器安装在套筒的底端,所述套筒通过丝杆和操作盒相连接,且操作盒安装在保护盒的底端,所述支脚板安装在保护盒的底端,所述操作盒的外侧设置有把手,且把手固定在横轴的外端,所述套筒的底端安装有横板,且横板的底端和第一软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部和丝杆的底端外壁螺纹连接,且套筒和固定板为垂直滑动连接,固定板的顶端焊接固定在操作盒的底壁。
优选的,所述横轴转动连接在操作盒的内部,且横轴上安装有水平分布的蜗杆。
优选的,所述蜗杆和同样水平分布的蜗轮相啮合,且蜗轮固定在丝杆的顶端,并且丝杆和操作盒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管的顶端和横板内部的空腔相连通,且第一软管等角度分布在测温器外侧,并且空腔和竖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竖管的底端固定在横板上端面的边缘处,且竖管和第二软管的底端相连通,并且竖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层建筑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检测装置,在实现测温器高度便捷调节的同时,能够结合针筒等简单现有工具的使用,对指定的测温区域的积水进行清理,使用更加方便;
1.套筒以及丝杆的结构设计,方便在把手转动的情况下,通过套筒垂直滑动的方式对测温器的高度进行便捷调整;
2.第一软管以及竖管的结构设计,确保筏板中测温孔内部的积水能够被便捷吸出,且吸附位置与测温器所在位置相对应,使用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盒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学院,未经辽宁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5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