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气囊左心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5428.3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3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志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气囊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气囊左心引流管,包括左心管主干,左心管主干上依次设置有卡压式开关、充气连接管、活动双翼固定装置和侧吸孔,充气连接管通过左心管主干侧壁一根细管与远端充气套囊相通,侧吸孔贯穿左心管侧壁,充气套囊设置于侧吸孔外周的左心管主干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地实现左心引流以及节省手术时间、减轻手术风险,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避免左心管与组织吸附,为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中提供引流通畅,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心脏外科及体外循环下外科手术时,保证左心引流通畅、安全的引流管材。
背景技术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的生命支持技术。是心脏外科瓣膜、先心病、大血管及部分搭桥手术的生命保障装置,在手术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外循环中的每一个装置的成败与否,直接关乎到实验的成败。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左心引流管,存在许多不足:管壁开口不合理,吸引口无保护性装置极易造成在引流的过程中因负压而使引流管吸附心脏内膜造成血液流入口堵塞;植入后无固定装置容易造成脱管;左心管主干无卡扣装置,容易造成空气回流进心脏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气囊左心引流管,解决现有技术体外循环当中左心管反复吸附心脏内膜造成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气囊左心引流管,包括左心管主干,左心管主干上依次设置有卡压式开关、充气连接管、活动双翼固定装置和侧吸孔,充气连接管通过左心管主干侧壁一根细管与远端充气套囊相通,侧吸孔贯穿左心管侧壁,充气套囊设置于侧吸孔外周的左心管主干上。
所述活动双翼固定装置,包括套于左心管主干上的套管,套管两端设置有可活动调节的双翼。
所述充气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有指示球囊。
所述侧吸孔为三排,均匀布置于左心管外周。
所述充气套囊为三个,与侧吸孔间隔布置,充气套囊近体外循环端与充气连接管和三个充气套囊共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形成完整及安全的左心引流管路装置,可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左心管的开闭,保证引流管通畅,避免与心脏内膜吸附。
与现有临床中常用的左心管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提供可控制开关装置保证开闭安全,避免空气等进入心脏内部;同时结合侧气囊支撑作用,能够有效避免侧吸孔与心内膜吸附造成堵塞表现。
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地实现左心引流以及节省手术时间、减轻手术风险,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避免左心管与组织吸附,为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中提供引流通畅,保证了危重患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左心管主干;2-卡压式开关;3-指示球囊;4-充气连接管;5-活动双翼固定装置;6-充气套囊;7-侧吸孔;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心端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志欢,未经董志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5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