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夹持机构及线缆密封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1700.0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5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兴;孙继伟;李春生;崔涛;张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森伯格(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502;H01R13/52 |
代理公司: |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夹持 机构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线缆夹持机构,线缆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组件及可移动地设于任意一个夹持组件上的线缆抵压件,两个夹持组件配合后形成容置空间,线缆抵压件位于容置空间内,线缆抵压件对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线缆进行抵压固定。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包括上述线缆夹持机构的线缆密封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相配合的夹持组件设计,可实现线缆的快速安装,无需对线缆组件产品进行预装接,适用于室外环境,防水、防尘的同时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夹持机构及线缆密封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光纤等线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应用领域遍及通信、交通、工业、医疗、教育、航空航天和计算机等行业,光纤等线缆被应用到各种场合,如室外场合、室内场合等。室外环境复杂多变,如雨水、灰尘、紫外线辐射、老鼠等都会对放置在室外的光纤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为了应对室外恶劣的环境,需对光纤等线缆进行防水、防尘等处理,使其具备良好的耐候性要求。
现有技术中,线缆夹持及密封通常采用两个机构来实现夹持和密封,结构相对复杂,其中线缆密封机构通常采用格兰头密封方式,而线缆夹持机构通常采用带孔螺钉固定加强筋方式,具有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低,安装费时费力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线缆夹持机构及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实现防水、防尘的同时提高装配效率及空间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夹持机构,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组件及可移动地设于任意一个所述夹持组件上的线缆抵压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配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线缆抵压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线缆抵压件对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线缆进行抵压固定。
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为锥形腔结构,所述线缆抵压件呈锥形。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设有卡钩,另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设有凸块,所述卡钩与所述凸块相扣合实现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的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线缆密封夹持装置,所述线缆密封夹持装置包括线缆夹持机构、盒体和自锁件,所述盒体设有密封孔,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密封孔内,所述自锁件将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固定于所述密封孔内。
优选地,所述线缆夹持机构上设有第一密封面,所述密封孔内设有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线缆夹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组件,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弹性密封件,每个所述弹性密封件上形成有防水面,两个所述防水面在两个所述夹持组件配合后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面。
优选地,所述自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插入齿和第二插入齿,所述盒体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插入齿和所述第二插入齿插入所述密封孔内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线缆夹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之间,所述第一插入齿插入所述第一插孔后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配合,所述第二插入齿插入所述第二插孔后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齿和所述第二插入齿均包括第一波纹面,所述线缆夹持机构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波纹面,所述第一插入齿的所述第一波纹面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的一侧的所述第二波纹面相配合,所述第二插入齿的所述第一波纹面与所述线缆夹持机构的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波纹面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齿和所述第二插入齿均包括与所述第一波纹面相对设置的导向斜面,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内均设有斜面导轨,所述第一插入齿的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插孔内的所述斜面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二插入齿的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插孔内的所述斜面导轨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插入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森伯格(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罗森伯格(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1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