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任意极化信号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40501.8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3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武忠国;陈冬冬;王得旺;姚辉伟;蒙洁;崔新风;李坤;李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意 极化 信号 产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任意极化射频信号产生装置,包括:激光源、偏振调制器、光分路器、极化天线;所述偏振调制器输入端通过电缆与射频信号相连,偏振调制器输出端通过光分路器分别与第一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第二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第二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与极化天线的第一射频输入端和第二射频输入端相连,所述极化天线通过两个射频输入端输入的两路特定幅度和相位的信号从而得到具有任意极化属性的射频信号。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化信号纯、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远。同时还能够避免电磁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任意极化信号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极化能为雷达目标提供重要的识别信息,采用最佳极化方式能够增加目标反射截面积,减小杂波和干扰信号,在雷达检测过程中提高信干噪比,从而增加雷达的检测性能。
雷达极化在目标检测应用中,主要是利用目标对不同极化信号的响应进行匹配从而获得最优的信干噪比,但是目前雷达所用极化信号主要为垂直极化、水平极化或者圆极化等,极化形式单一,而雷达若想根据目标特性极化响应的差异性进行匹配,取得最优的信干噪比就要实现雷达的任意极化。
目前的任意极化信号产生是通过微波极化网络,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再通过合成网络形成任意极化波。在微波网络中进行任意极化信号生成存在设备体积大,易受环境影响,导致极化信号纯度差的问题;同时,在微波上进行任意极化信号的生成还存在传输损耗高、信号带宽窄、易受电磁干扰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任意极化信号产生装置,采用微波光子技术解决常规极化信号产生过程中极化形式单一、信号极化纯度低、可传输距离近、信号带宽窄等限制极化信号产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任意极化信号产生装置,包括:激光源、偏振调制器、光分路器、第一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第二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极化天线;所述偏振调制器能够将信息信号加载到光载波上,偏振调制器输入端通过电缆与射频信号相连,用于将输入射频信号调制到激光源光信号上;偏振调制器输出端通过光分路器分别与第一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第二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第二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与极化天线的第一射频输入端和第二射频输入端相连,所述极化天线通过两个射频输入端输入的两路特定幅度和相位的信号从而得到具有任意极化属性的射频信号。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一种任意极化信号产生装置,应用于任意极化信号产生。采用微波光子技术,激光源、偏振调制器、光分路器、第一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第二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极化天线;偏振调制器至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之间使用光纤进行信号传输,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至极化天线之间使用射频电缆进行信号传输。通过射频信号输入接口的输入射频信号,先进行电光转换,将光信号分为两路,分别利用相位/强度混合调制器对光信号的相位和强度进行控制,再通过光电探测器将激光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再通过具有双激励接口的天线辐射到空间,从而生成具有任意极化属性的射频信号。解决了常规极化信号产生过程中极化形式单一、信号极化纯度低、可传输距离近、信号带宽窄等限制极化信号产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微波网络中进行任意极化信号生成中,具有极化信号纯、传输损耗小、信号带宽宽、环境影响小等特征,同时,还能够避免电磁干扰,并且设备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任意极化信号产生装置原理框图。
图2为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40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环锯内锚定骨质的钻具
- 下一篇:一种纸浆浆料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