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危险废物预处理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6811.2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0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闫美娟;张莉莉;李小旭;李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辰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危险废物 预处理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危险废物预处理的处理装置,包括放热反应釜、吸热反应釜、废液中和系统、活性炭投加装置和排液系统,放热反应釜和吸热反应釜外均设有夹套,废液中和系统包括酸液投加装置和碱液投加装置,排液系统包括上清液接收罐、真空泵、上清液接收槽和废液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含有固体较多的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对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废液进行除重处理,改善废液的性状,降低废液的粘度,中和废液的PH值,可广泛对酸性废液、碱性废液、含固废液、含重金属废液进行预处理,然后送入下游处理工序,使得下游焚烧和物化工序运行顺畅,延长焚烧和物化处理系统的连续运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废焚烧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危险废物预处理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种危险废弃物增长也在不断加快,给环境安全带来巨大的污染危险,目前在印染、造纸、医药、农药、化工等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或者无机废液,废液种类繁杂,性状多样,成分复杂,给综合危废处置中心的处理带来很大的难题。
目前在综合危废处置中心常用的废液处理方式通常有焚烧、物化等几种方式,但是由于废液中含有各种杂质,在综合危废处置中心普遍对废液不进行预处理,直接进入物化和焚烧系统处理废液,经常出现堵塞管道、输送泵及废液喷枪等现象,造成系统不能连续运行。由于综合危废处置中心面对的客户多种多样,液体危险废物的种类也特别繁多,很多种危险废液的产量并不大,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不适合单独上一套专门针对某一种废液的处理装置。综上所述,设计一种针对多种不同性质的废液进行预处理的装置及处理方法,确保下游处理工序运行顺畅,成为了本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液体危险废物预处理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液体危险废物预处理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热反应釜、吸热反应釜、废液中和系统、活性炭投加装置以及排液系统,所述放热反应釜和吸热反应釜外均设有夹套,所述废液中和系统包括酸液投加装置和碱液投加装置,所述酸液投加装置分别与放热反应釜和吸热反应釜相连通,所述碱液投加装置分别与放热反应釜和吸热反应釜相连通,放热反应釜和吸热反应釜分别与活性炭投加装置相连通,所述排液系统包括上清液接收罐、真空泵、上清液接收槽以及废液泵,所述上清液接收罐通过真空泵分别与放热反应釜和吸热反应釜相连通,所述上清液接收槽与上清液接收罐相连通,所述上清液接收槽与废液泵相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放热反应釜和吸热反应釜为搪瓷材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放热反应釜和吸热反应釜分别连通有氮气保护系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放热反应釜和吸热反应釜底端分别连通有固体接收槽。
本专利还公开了一种液体危险废物预处理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所述放热反应釜和吸热反应釜中的氮气保护系统投入运行;b.判断废液预处理的反应类型,将废液送至相对应的放热反应釜或吸热反应釜中;c.启动所述放热反应釜或吸热反应釜中的搅拌器;d.判断废液酸碱性,使用所述废液中和系统进行中和处理;e.当废液中重金属含量达到预设值时,启动所述活性炭投加装置,向所述放热反应釜或吸热反应釜中投加活性炭粉末;f.判断废液中是否含有固相,进行相应的排液操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步骤d中所述中和处理包括:当废液偏酸性,将所述碱液投加装置中的碱液投加到放热反应釜或吸热反应釜中;当废液偏碱性,将所述酸液投加装置中的酸液投加到放热反应釜或吸热反应釜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步骤f包括:当废液中含有固相时,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当废液中不含有固相时,将废液从放热反应釜或吸热反应釜中放至所述上清液接收槽中,通过所述废液泵送至下游处理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辰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辰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6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商标带的自动卷带打包设备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孔织带机导纱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