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2814.9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3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董军启;王美;李理;董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管理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气液分配组件及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均螺旋盘绕第一筒体设置管部和翅片部,管部的横截面形状呈扁平状,相对于整片状环绕第一筒体设置的翅片部,翅片部的宽度较小,翅片部弯曲时的形变也较小,可以改善翅片部形变从而造成换热效果变差的现象。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气液分离器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中,采用中间换热器对冷凝器出来的高温冷媒和蒸发器出来的低温冷媒进行换热,以使进入压缩机的冷媒温度升高,制冷模式下还可以使节流前的冷媒温度降低,从而提高蒸发器的制冷效率。多数压缩机只能对气态冷媒进行压缩,如果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会造成液击,损坏压缩机。为了避免压缩机被液击,在压缩机之前可以安装气液分离器。
相关技术中,采用集换热和气液分离功能为一体的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及位于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夹层腔,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装置位于内筒体的内侧,具有换热功能的装置位于夹层腔,气液分离后的液态冷媒储存在内筒体中,进入夹层腔中的冷媒与具有换热功能的装置进行热交换,制冷模式下降低进入节流装置的冷媒温度,提高制冷效果,并且可以减少压缩机液击现象。具有换热功能的装置包括环绕内筒体设置的片状翅片,片状翅片根据装配需求整体弯曲形成圆筒状,在弯曲过程中,翅片会发生形变,远离内筒体的一侧的翅片表面被拉伸,靠近内筒体的一侧的翅片表面被压缩,由于片状翅片的高度较大,片状翅片整体弯曲时的形变也较大,翅片表面的形变大小对换热效果会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可以减少翅片部形变的气液分离器,从而改善换热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气液分配组件及换热组件;所述第一筒体位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侧,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相连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外,且位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二腔至少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的空间,所述换热组件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气液分配组件包括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二筒体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导流部具有第三腔,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一导流部固定设置,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三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导流部与所述第二筒体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筒体的相对两侧;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管部和翅片部,所述管部的横截面形状呈扁平状,所述管部内部包括多个沿管部延伸的流通通道,多个流通通道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管部螺旋盘绕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翅片部一侧与所述管部连接,另一侧靠近所述第一筒体和/或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翅片部螺旋盘绕所述第一筒体
本申请气液分离器中换热组件的翅片部螺旋盘绕第一筒体,相对于整片状环绕第一筒体的翅片部,翅片部的宽度较小,翅片部弯曲时的形变也较小,可以改善翅片部形变从而造成换热效果变差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管部和所述翅片部分别单独成型,所述管部和所述翅片部展开均呈带状,所述管部与所述翅片部通过钎焊或者胶粘固定连接,所述翅片部固定于所述管部靠近第一筒体的一侧和第二筒体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侧。
可选的,所述管部和翅片部一体成型为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呈筒状,所述换热芯体螺旋盘绕所述第一筒体,所述换热芯体展开呈带状。
可选的,所述翅片部位于所述管部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所述翅片部远离所述管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筒体靠近设置,所述管部远离所述翅片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筒体靠近设置。
可选的,所述管部的长度大于其宽度,所述管部的宽度大于其厚度;所述翅片部的螺旋盘绕方向平行于所述管部的螺旋盘绕方向,所述翅片部在所述第一筒体上的投影落入所述管部在所述第一筒体上的投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2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用型秸秆除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机车车钩检修用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