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解锰生产防液泡逸出化合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1402.3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3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邓宗瑜;朱应峰;胡永洪;石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天磁锰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56300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解锰 生产 液泡 化合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解锰生产防液泡逸出化合反应器,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反应器本体、电接点液位计和多个喷淋头;喷淋头连接有喷淋管;喷淋管连接有喷淋水泵;化合反应器顶端设有化合尾气处理装置;化合反应器顶端设有搅拌电机和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减速器电机;减速器电机连接有端部位于反应器本体内的搅拌杆;搅拌杆侧壁设有搅拌叶;化合反应器连接有控制系统。该反应器能控制反应器内液泡高度,避免反应器本体内剧烈化合反应产生的液泡从反应器本体中逸出或堵住反应器的化合尾气处理装置,防止因化合尾气抽风不良造成大量有害气体或反应液泡逸出导致的生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电解锰生产防液泡逸出化合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碳酸锰生产电解金属锰时,由于矿石中含有大量碳酸盐,在化合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在化合反应器中的溶液表面形成泡沫层。
现有技术中,用于电解锰生产的化合反应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本体、设置于装置本体顶端的排气处理装置和安装于本体内的搅拌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化合反应器,在用于电解锰生产的过程中,随着化合反应器中化合反应的进行,化合反应器内产生的液泡的高度不易控制,使得化合反应器内产生的液泡从化合反应器中逸出或堵住化合反应器的排气装置,易造成化合反应器的尾气排放不良,大量有害气体或反应液泡从化合反应器中逸出,从而导致生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解锰生产防液泡逸出化合反应器,能够控制反应器内液泡高度,避免反应器本体内剧烈化合反应产生的液泡从反应器本体中逸出或堵住反应器的化合尾气处理装置,防止因化合尾气抽风不良造成大量有害气体或反应液泡逸出导致的生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电解锰生产防液泡逸出化合反应器,包括截面为圆形的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内侧壁设有阻流柱;所述反应器本体顶端设有电接点液位计,所述电接点液位计的一端部位于反应器本体内部;所述反应器本体顶端设有多个喷淋端位于化合反应器内部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连接有喷淋水泵;所述化合反应器顶端设有化合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化合反应器顶端中部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器电机;所述减速器电机连接有端部位于反应器本体内部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侧壁设有搅拌叶;所述电接点液位计、喷淋水泵、搅拌电机和减速器电机均连接有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反应容器本体内进行化合反应的过程中,通过搅拌电机,驱动搅拌杆进行转动,带动搅拌叶对反应器本体内的反应液体进行旋转搅拌,且在搅拌过程中,配合安装与反应器本体内侧壁的阻流柱,能够强化搅拌效果,加快反应器本体内部反应液的反应速度;然后,在搅拌电机的工作过程中,通过电接点液位计的多个不同液位检测点位实时检测反应器本体内部不同高度的液位信号,然后与电接电位计连接的控制系统根据电接点液位计的不同的检测点检测的液位信号调整减速器电机转速,对搅拌电机实行变频减速,降低搅拌电机的转速,控制反应器本体内剧烈化合反应产生的液泡的高度;当通过减速器电机的工作降低搅拌电机转速后,仍不能有效控制反应器本体内的液泡高度,则控制系统根据电接点液位计检测的液位信号控制启动喷淋水泵进行工作,通过喷淋水泵的工作将水经过喷淋管泵至均匀分布于反应器本体顶部的喷淋头喷出水流,控制反应器本体内液泡高度,避免反应器本体内剧烈化合反应产生的液泡从反应器本体中逸出或堵住反应器本体顶端的化合尾气处理装置,防止因化合尾气抽风不良造成大量有害气体或反应液泡逸出导致的生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头为至少4个,且所述喷淋头均匀分布于反应器本体顶部,所述喷淋头的出水量大于等于1.5m3/h,所述喷淋头的喷淋压力大于等于0.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天磁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天磁锰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1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稳固的市政井盖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后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