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冷马达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31339.3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0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德;姜宗佑;利朝凯;林桓槶 | 申请(专利权)人: | 士林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7 | 分类号: | H02K9/197;H02K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马达散热结构,该液冷马达散热结构包括有位于中间的一轭部,该轭部一边装设有一前盖,该轭部对应该前盖的另一边装设有一后盖,该液冷马达散热结构内具有两轴承,该两轴承分别装设于该前盖与该后盖中,该轭部中装设有一定子,该定子中装设有一转子,该转子凭借该前盖与该后盖中的轴承以作为支撑,该轭部中装设有两衬壳,分别与该定子两边相邻,该定子与该转子之间装设有一端板,该端板用以将该衬壳与该轭部作固定。该液冷马达散热结构还具有两腔室,由该轭部、该衬壳与该端板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间所构成,位于该定子两边,用以存放冷却液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尤指一种于马达中存放有冷却液体的液冷马达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并且利用已生成的机械能来产生动能,用来驱动车辆或是动力设备装置。
马达内部的定子或是转子设置有铜导体线圈,铜导体具有一定的电阻,所以在通电时,电能转换为磁能的前,会有部分电能因为电阻而耗损,以热能的形式散出。当热能传递到马达线圈的漆包线上时,容易使漆包线的外层高分子材料破损,而造成线圈短路损坏,最终导致马达损坏。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一马达20外部包含有一轭部21,目前马达20主要都是仰赖轭部21上所设置的多数个鳍片22,用以作为散热,但马达20内部气场不作流动时,光是以热辐射传送至轭部21上的鳍片22进行散热的热能有限,因此热能会积蓄在马达20内部而不容易散热,也可能导致马达20损坏。
综合以上原因,使得现有技术仍存在有改良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乃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研发的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良,终于发展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马达散热结构,能够提升马达的散热效率,降低马达的温度,使马达的性能不致因为温度而降低。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轭部,位于该液冷马达散热结构中间;
一前盖,装设于该轭部一边;
一后盖,装设于该轭部对应该前盖的另一边;
两轴承,分别装设于该前盖与该后盖中;
一定子,装设于该轭部中;
一转子,装设于该定子中,该转子凭借该前盖与该后盖中的轴承以作为支撑;
两衬壳,装设于该轭部中,分别与该定子两边相邻;及
一端板,装设于该定子与该转子之间,该端板用以将该衬壳与该轭部作固定;
该液冷马达散热结构还具有两腔室,各腔室由该轭部、该衬壳与该端板之间所形成的密闭空间所构成,该两腔室位于该定子两边,用以存放冷却液体。
凭借上述的构成与实施,本实用新型液冷马达散热结构,能够提升马达的散热效率,降低马达的温度,使马达的性能不致因为温度而降低,以改善现有技术马达的内部会积蓄热能不容易散热的缺点。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使该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易理解,下文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冷马达散热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冷马达散热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冷马达散热结构的立体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士林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士林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1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