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划眼扶正短节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8510.5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卢波;邱晓菊;袁红妍;韩风雷;闫玉杰;方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达美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E21B7/28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百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8 | 代理人: | 白海军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钻井辅助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划眼扶正短节,包括管状基体,管状基体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管状基体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管状基体上设置有中间粗两端细的鼓形区段,鼓形区段的外侧加工有螺旋槽,每条螺旋槽的边缘均设置有金刚石刀片,每条螺旋槽边缘的金刚石刀片均有上下两组且两组金刚石刀片位于螺旋槽的同一侧,相邻两条螺旋槽之间形成螺旋脊,螺旋脊的表面排布有硬质合金块。将本实用新型串连在钻头上方的钻杆上,钻头钻进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不但可对钻头进行扶正,还可通过自身的金刚石刀片对井眼内壁进行平整,与现有的划眼工艺相比,少起下一趟钻杆,从而使得划眼工艺得以简化,作业成本得以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钻井辅助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划眼扶正短节。
背景技术
在油田钻井过程中,钻头钻进完毕后,需要对井眼内壁进行整形,使其更加平整,该工艺称为“划眼”。目前,“划眼”工艺通常采用钻头来完成,钻头完成钻进工作后,需要另外起下一次钻杆进行“划眼”,作业过程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划眼扶正短节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管状基体,管状基体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管状基体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管状基体上设置有中间粗两端细的鼓形区段,鼓形区段的外侧加工有螺旋槽,螺旋槽的数量至少有三条,每条螺旋槽的边缘均设置有金刚石刀片,每条螺旋槽边缘的金刚石刀片均有上下两组且两组金刚石刀片位于螺旋槽的同一侧,相邻两条螺旋槽之间形成螺旋脊,螺旋脊的表面排布有硬质合金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刚石刀片上加工有刀面,刀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管状基体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划眼工具,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串连在钻头上方的钻杆上,钻头钻进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不但可对钻头进行扶正,还可通过自身的金刚石刀片对井眼内壁进行平整,与现有的划眼工艺相比,少起下一趟钻杆,从而使得划眼工艺得以简化,作业成本得以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管状基体,2-鼓形区段,3-螺旋槽,4-硬质合金块,5-螺旋脊,6-金刚石刀片, 7-外螺纹,8-内螺纹,9-刀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管状基体1,管状基体1的材质与钻杆的材质相同,以保证与钻杆同样的力学强度。管状基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螺纹8和外螺纹7,从而实现与钻杆的连接。
管状基体1上设置有中间粗两端细的鼓形区段2,该区段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能区段,此处的鼓形设计目的是使本实用新型具备扶正器的作用。鼓形区段2的外侧加工有螺旋槽3,使钻井液可通过螺旋槽3实现循环。螺旋槽3的数量至少有三条,使鼓形区段2上至少形成三个扶正支点,而扶正支点越多,扶正效果越好。
每条螺旋槽3的边缘均设置有金刚石刀片6,每条螺旋槽3边缘的金刚石刀片6均有上下两组且两组金刚石刀片6位于螺旋槽3的同一侧。钻进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刚石刀片6对井眼内壁进行平整,与现有的划眼工艺相比,少起下一趟钻杆,从而使得划眼工艺得以简化,作业成本得以降低。
相邻两条螺旋槽3之间形成螺旋脊5,螺旋脊5的表面排布有硬质合金块4,硬质合金块 4可有效增加螺旋脊5表面的耐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达美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达美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85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
- 下一篇:一种楼梯上三步底模加固装置及加固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