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力应变传感器、应力应变传感模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3419.4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6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钭忠尚;于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16 | 分类号: | G01L1/16;G01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范胜祥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 应变 传感器 传感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力应变传感器、应力应变传感模组及电子设备。应力应变传感器,包括:第一基层组件、第二基层组件以及第二基材板。第一基层组件包括第一基材板、第一电极、压电层以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基材板的其中一个表面,压电层位于第一电极的背离第一基材板的表面,第二电极位于压电层的背离第一电极的表面。第二基层组件包括绝缘层以及屏蔽电极。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材板与绝缘层贴合,且绝缘层还与第二基材板压合连接。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应力应变传感器在压电层的相对的两面均设有带检测电极的粘接层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应力应变传感器没有该粘接层,以使得应力应变传感器的厚度减小,从而提高应力应变传感器的弯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力应变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力应变传感器、应力应变传感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应力应变传感器是利用受力后可产生压电效应的某些电介质制成的传感器。所谓压电效应是指某些电介质在受到某一方向弯曲或伸缩的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时,由于内部的极化现象而在材料表面产生感应电荷的现象。
当前,应力应变传感器包括整片压电层、位于压电层两侧的检测电极层和屏蔽电极层、另一含有屏蔽电极的基材、以及用于保护电极的基材。其中,压电层、含屏蔽电极的基材、以及用于保护电极的基材相互间通过粘接层进行粘接贴合。但是,因为应力应变传感器是由多个粘接层及多个叠层组成,使得应力应变传感器厚度大,进而影响应力应变传感器的弯曲度和用户体验,同时多叠层的贴合设计也使传感器的成本高,影响使用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力应变传感器、应力应变传感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解决应力应变传感器由于厚度过大而影响应力应变传感器弯曲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力应变传感器,包括:
第一基层组件,包括第一基材板、第一电极、压电层以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基材板的其中一个表面,压电层位于第一电极的背离第一基材板的表面,第二电极位于压电层的背离第一电极的表面;
第二基层组件,包括绝缘层以及屏蔽电极,绝缘层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屏蔽电极位于第二表面;
第二基材板;
其中,第一基材板的设有第一电极的表面与第一表面贴合,第二基材板位于第二表面。
可选地,第一基层组件包括面向第二基层组件的第三表面,绝缘层采用黄光工艺、丝网印刷工艺以及涂布工艺中任一工艺成型于第三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的效果为:采用黄光工艺成型于第三表面的绝缘层覆盖第一电极、压电层以及第二电极,从而提升应力应变传感器的绝缘性能。
可选地,第二基材板与绝缘层压合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效果为:绝缘层与第二基材板之间压合连接,可避免绝缘层与第二基材板之间使用粘接层而导致应力应变传感器厚度尺寸变大,进而影响应力应变传感器的饶折性能的。
可选地,沿垂直于第一基材板的设有第一电极的表面的方向上,屏蔽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均在该表面上形成正投影,且屏蔽电极对应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二电极对应的正投影。
上述实施例中的效果为:屏蔽电极的面积大于第二电极的面积,以使得屏蔽电极完全屏蔽外界电场对第二电极的电磁干扰。
可选地,第一电极接地,沿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均在第一表面上形成正投影,且第一电极对应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二电极对应的正投影。
上述实施例中的效果为:第一电极的面积大于第二电极的面积,以使得第一电极完全屏蔽外界电场对第二电极的电磁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3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变器
- 下一篇:一种贮能式快速预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