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MOS摄像头的血液透析渗血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3328.0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5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贾光环;陈忠秋;谭美荣;康庆稳;姚桂风;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阴县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H04N7/18;A61M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mos 摄像头 血液 透析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渗血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MOS摄像头的血液透析渗血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显示屏、报警装置、定型软管、CMOS摄像头、主板和电源接口。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内部腔室,所述显示屏、报警装置均设置在壳体的顶面上,所述定型软管的一端固定在壳体的顶面上,CMOS摄像头固定在定型软管的另一端,且所述显示屏、报警装置和CMOS摄像头均与壳体内部腔室中的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接口设置在壳体上,且电源接口与主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装置不接触患者的皮肤及穿刺针部位,从而减少了感染几率,极大的增加了患者满意度并极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渗血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MOS摄像头的血液透析渗血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当前,临床血液透析过程中普遍存在针眼渗血出血现象,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内瘘穿刺部位局限,局部皮肤纤维化形成瘢痕,失去弹性,不能紧紧地包裹在内瘘针的周围;二是定点穿刺,穿刺失败,反复穿刺,造成对血管的损伤;三是老年人皮肤血管弹性差,修复功能差,四是穿刺针柄处胶布固定不牢固,透析过程中穿刺侧肢体活动牵拉针头移位,五是拔针后按压位置不准确,按压方法和力度不对等。由于前述渗血出血现象的存在,将直接导致过多、过频的渗血一方面加重患者的贫血,影响透析质量,增加感染几率,另一方面也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及增加医疗纠纷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血液透析渗血报警装置来实现报警以便及时发现渗血并快速进行处理治疗。
血液渗血报警装置是血液透析必要的医疗用具之一,现有报警装置采用湿敏传感器或者颜色传感器放置在创可贴附近,需要渗血达到一定的量时才会触发报警。然而,本发明人发现:这种报警装置需要接触患者皮肤及穿刺针部分,既增加了感染风险,也不利于渗血时的快速处理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基于CMOS摄像头提出一种非接触式便于快速处理的渗血报警装置,来解决目前的一些渗血报警装置需要接触穿刺针部位,从而增加感染风险,且不利于快速渗血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基于CMOS摄像头的血液透析渗血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显示屏、报警装置、定型软管、CMOS摄像头、主板和电源接口。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内部腔室,所述显示屏、报警装置均设置在壳体的顶面上,所述定型软管的一端固定在壳体的顶面上,CMOS摄像头固定在定型软管的另一端,且所述显示屏、报警装置和CMOS摄像头均与壳体内部腔室中的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接口设置在壳体上,且电源接口与主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触摸显示屏,其主要作用是供操作人员打开监控、报警程序及观察摄像头是否对准穿刺部位,未对准时通过定型软管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上盖和底座组成,所述底座是具有内部腔室的圆柱形结构,且底座的上顶面为开口状,上盖可拆卸安装在底座的开口上,用于封闭该开口;同时上盖也作为安装显示屏、报警装置、定型软管的场所。
可选地,所述上盖通过卡扣卡合在底座的所述开口上,或者上盖与底座的所述开口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圆饼形金属配重,以便于增加报警装置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配重粘接或者螺接在底座的底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阴县中医医院,未经平阴县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3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绑定区外置的RFID标签
- 下一篇:一种手机单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