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灸法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3300.7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3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姜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长青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415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灸法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灸法护理装置,包括一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上下端之间贯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环形设置有多个圆锥形的尖刺部;本产品在实际应用时,尖刺部是刺入姜片内的,避免姜片与壳体之间的脱离,确保艾叶或艾柱始终位于壳体内,避免造成患者的烫伤,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灸法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现有的艾灸方法,是在姜片上点燃艾叶或艾柱,在实际操作时,我们发现,艾叶或艾灸会从姜片上脱落,脱落后非常容易烫伤患者,甚至造成火灾。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更好的定位艾叶和姜片的中医灸法护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更好的定位艾叶和姜片的中医灸法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中医灸法护理装置,包括一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上下端之间贯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环形设置有多个圆锥形的尖刺部。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的外壁处加工有外螺纹部分,通过所述外螺纹部分装配有一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小于所述外壳的内径,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加工有环形的刀刃;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姜片的切块,我们通过下旋所述外壳,让刀刃延伸至壳体的下方,然后将姜片切成片,再用刀刃按下,即可获得规则形状的姜片。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的外壁处加工有防滑用的滚花部分,滚花部分的设置是方便对外壳施加旋转扭矩。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一排气嘴,所述排气嘴为圆台形,其直径向上逐渐缩小,所述排气嘴的下端设置有空心的螺柱,所述螺柱连接所述壳体;在室内进行艾灸治疗时,艾烟过多会让人泪眼难受,我们在使用时,可以采用一根皮管,皮管的一端与排气嘴对接,另一端延伸至室外,实现排烟。
优选地,所述尖刺部的竖向的长度为1mm~2mm。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壁处设置有一环形的手持槽。
优选地,在所述手持槽内套设有一橡胶材质的隔热圈,所述隔热圈与所述手持槽之间过盈配合;隔热圈的设置是方便对壳体进行把控。
本产品进行艾灸的方式如下:
首先,在内腔内填充艾叶或艾柱,然后将姜片贴在壳体的底部位置处,下压壳体,使得尖刺部刺入至姜片内,直至姜片与壳体的下端面齐平即可,然后用一根香点燃位于内腔内的艾叶或艾柱即可。
尖刺部的剩下一个作用是对皮肤的表面进行针刺治疗。利用尖刺部接触患者的皮肤刺激患者的神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在实际应用时,尖刺部是刺入姜片内的,避免姜片与壳体之间的脱离,确保艾叶或艾柱始终位于壳体内,避免造成患者的烫伤,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长青,未经姜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3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修车辆后厢可折叠雨篷
- 下一篇:可变光束角定向强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