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俯卧位手术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2760.8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6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润宇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47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俯卧 手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俯卧位手术垫,包括包裹层、内置气囊,所述包裹层内部设置有填充腔,所述内置气囊配合设置在头填充腔中;所述包裹层与内置气囊整体呈条形结构,相互配套设备,且设置有多套;在包裹层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带,相邻包裹层通过连接带相互连接;在内置气囊端面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口中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包裹层上侧面设置有弧形面,下侧面设置为平齐面,内置气囊形状与之相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裹层与气囊结构组装拼接最终形成手术垫结构,在使用上更加灵活,配合实际情况选用气囊与包裹层的个数,避免浪费;同时,使用材料常见,成本低廉,包裹层在使用后可以丢弃,避免重复利用带来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俯卧位手术垫。
背景技术
俯卧位手术是外科手术经常采用的手术体位,脊柱外科手术中颈椎后路、胸椎后路及腰椎后路手术均需要采用俯卧位手术。在俯卧位手术术前摆放体位时,使腹部悬空至关重要,腹部悬空可避免腹腔脏器受压,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术中椎管内出血。
现有的俯卧位手术大多采用普通U形手术垫,在实际使用时,不能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调整;对于体型过小与过大的患者,同一种手术垫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同的,给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俯卧位手术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俯卧位手术垫,包括包裹层、内置气囊,所述包裹层内部设置有填充腔,所述内置气囊配合设置在填充腔中;所述包裹层由布制材料制成,内置气囊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包裹层、内置气囊整体呈条形结构,相互配套设备,且设置有多套;在包裹层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带,相邻包裹层通过连接带相互连接;在内置气囊端面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口中设置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包裹层一侧的连接带上设置有纽扣,另一侧的连接带上设置有纽扣槽,所述纽扣与纽扣槽相互配合,且沿着连接带均匀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填充腔底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内置气囊在底部对应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相互配合,且限位杆、限位槽对应设置有多组。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整体呈锥形结构,在限位杆顶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形状为球形,且限位块尺寸不小于限位杆顶部的尺寸;所述限位杆、限位块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限位槽形状与之对应配合。
优选的,所述包裹层上侧面设置有弧形面,下侧面设置为平齐面,内置气囊形状与之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裹层与气囊结构组装拼接最终形成手术垫结构,在使用上更加灵活,配合实际情况选用气囊与包裹层的个数,避免浪费;同时,使用材料常见,成本低廉,包裹层在使用后可以丢弃,避免重复利用带来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包裹层;11、填充腔;12、连接带;13、纽扣槽;14、限位杆;15、限位块;2、内置气囊;21、密封塞;2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润宇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润宇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27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