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2551.3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5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柏宇;石娟玲;惠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暖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供暖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暖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控制系统主动降温效果不佳的问题,其包括用户侧室内外温度检测用的温度检测组、安装于用户侧供暖管网的调温执行装置以及用于控制调温执行装置的控制装置,用户侧供暖管网包括依次连通的室外供暖管网、室内供暖管网以及室外回水管网,还包括主动降温旁路,所述主动降温旁路包括电控阀组和楼宇供水管网,所述电控阀组包括合流型电动三通阀,所述合流型电动三通阀的一个入口端连通楼宇供水管网,另一个入口端连通于室外进供暖管网的出口且其出口端连通于室内供暖管网的入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对更好的主动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供暖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北方地区冬季采暖过程中,用户的室温经常会出现过冷或过热,不但影响用户的采暖舒适度,过热的情况也给供热企业造成能源浪费的困扰。
公告号为CN206786840U的专利:一种采暖控制系统,包括对室温进行检测的第一温度检测组件,对泵送管路上的回水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二温度检测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组件和第二温度检测组件电联接的控制模块,当室温和回水温度至少之一高于相应的上限温度阈值时,因响应于第一温度检测组件和第二温度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泵送管路呈关闭状;通过设置第一温度检测组件和第二温度检测组件以分别对室内和回水温度进行检测,当室温和回水温度分别高于相应的上限温度阈值时,控制模块通过将泵送管路关闭,以防止泵送管路上的散热器与储热系统继续进行热交换,减少散热器向室内散热。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对防止室内过热的采暖控制系统,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通过控制泵送管路的启闭,或者说控制循环泵的启闭调节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调控室温;当用户觉得室温已经过高,需要降温时,则只能被动等待室外逐渐下降或打开通风窗等主动散热,导致使用效果相对不佳,因此提出一种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暖控制系统,其具有相对更好的主动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采暖控制系统,包括用户侧室内外温度检测用的温度检测组、安装于用户侧供暖管网的调温执行装置以及用于控制调温执行装置的控制装置,用户侧供暖管网包括依次连通的室外供暖管网、室内供暖管网以及室外回水管网,还包括主动降温旁路,所述主动降温旁路包括电控阀组和楼宇供水管网,所述电控阀组包括合流型电动三通阀,所述合流型电动三通阀的一个入口端连通楼宇供水管网,另一个入口端连通于室外进供暖管网的出口且其出口端连通于室内供暖管网的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觉得室内相对较热时,其可通过控制合流型电动三通阀关闭室外供暖管网,开启楼宇供水管网向室内供暖管网输送自来水,即冷水,以通过其对室内做主动且相对高效的降温处理,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控阀组包括分流型电动三通阀,所述分流型电动三通阀的入口端连通于室内供暖管网的出口,其一个出口端连通于室外回水管网,另一个出口端连通有再循环管,再循环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室内供暖管网的入口;所述再循环管上安装有输送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控制分流型电动三通阀,关闭室外回水管网的入口,将室内供暖管网和再循环泵导通,再关闭对室外供暖管网,使冷水在在循环管、室内供暖管网内做循环,以在降温时解决用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再循环管的出口端连通于合流型电动三通阀远离室外供暖管网的入口端;楼宇供水管网连通于再循环管且连接位置为节点A,所述电控阀组还包括多个电控二通阀,楼宇供水管网连通再循环管的一端安装有电控二通阀;所述再循环管上也安装有电控二通阀且其位于节点A和再循环管靠近室内供暖管网的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2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