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子膜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10580.8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4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严昌荣;李真;丁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C1/04 | 分类号: | A01C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苗广冬 |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种子膜带,所述种子膜带包括顺序叠加的第一薄膜及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种子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一薄膜、所述第二薄膜上分别设置有引苗孔,所述引苗孔与所述存储空间连通,所述引苗孔与所述种子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子膜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种子膜带种植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子膜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稻、玉米、大豆、蔬菜以及果树等作物一般采用人工完成,通过人工进行种植以及施肥,种子和有机肥的多少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规范,特别在大面积种植时费时费力。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种子膜带开始出现并逐渐得到应用,种子以及有机肥填充在种子膜带后,将种子膜带直接铺设至田地。但是,目前种子膜带在使用的时候,要准确区分种子膜带的上下面,使得种子膜带的下面直接与地面贴合,影响了种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种子膜带,旨在解决现有的种子膜带种植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种子膜带,所述种子膜带包括顺序叠加的第一薄膜及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种子的存储空间,所述第一薄膜、所述第二薄膜上分别设置有引苗孔,所述引苗孔与所述存储空间连通,所述引苗孔与所述种子一一对应。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引苗孔的孔径小于种子粒径。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种子为玉米种子、水稻种子、小麦种子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所述第二薄膜的边缘通过热压工艺而形成所述种子膜带。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所述第二薄膜的边缘通过粘接剂相连。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剂为黄原胶。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存储空间沿所述种子膜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空间还用于存放有机肥,所述有机肥环绕所述种子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为塑料薄膜。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塑料薄膜为生物降解膜或双降解塑料微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第一薄膜以及第二薄膜之间的若干个存储空间,可以将种子放置在存储空间内,保持种子的干燥以及种子活力,有利于种子的生根发芽,另外,封闭空间的种子在发芽时,都可以通过引苗孔进行生根或发芽,保证了种子的顺利出苗或发芽,进而使发芽后的种子可以穿透第一薄膜以及第二薄膜,而且,在第一薄膜以及第二薄膜上分别设置引苗孔的防呆式设计,使得在机械化大量种植的时候,可以不用区分将第一薄膜还是第二薄膜与地面接触,直接将种子膜带铺在田地上即可,提高了种植效率,更有利于大规模种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种子膜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第一薄膜后的种子膜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种子膜带实施例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05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盐度工业废水脱盐用蒸发蒸汽压缩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