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9513.0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0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艳;高建国;马玉泽;庄重;门通;姜云波;赵喜龙;刘晓雪;臧忠瑞;赵倩;刘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44;F04D2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154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风器 | ||
一种集风器,属于声音降噪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电机噪声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集风器为筒形,所述集风器包括直段、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第一圆弧段、直段和第二圆弧段依次固接在一起,且第一圆弧段上的圆弧面的半径小于第二圆弧段上的圆弧面的半径,在第一圆弧段的外表面固接有圆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电机风扇出口,从电机散热角度看加圆环与不加圆环没有太大区别对电机的散热影响不大,但从噪音的分布来看,第一圆弧段的外表面增加圆环,使风扇入口处噪音明显低于不加圆环时的噪音,从实际测得的电机风扇入口处的噪音检测对比可以看出,增加圆环大致能降低4‑6dB,降低噪音比较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用集风器。
背景技术
由于环保的要求,现在对电机噪声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电机产生的噪声主要有风噪声、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
而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电机噪声产生的最主要求来源是风噪,而降低电机风噪一般采用减少风速和风量,这样会使电机温升过高,降低电机性能。另一种降低电机风噪的方式是在电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加消音罩,来到达降低风噪的要求,这种方式虽然效果明显,但费用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机噪声较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集风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风器,所述集风器为筒形,所述集风器包括直段、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第一圆弧段、直段和第二圆弧段依次固接在一起,且第一圆弧段上的圆弧面的半径小于第二圆弧段上的圆弧面的半径,在第一圆弧段的外表面固接有圆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电机风扇出风口,从电机散热角度看,本实用新型对电机的散热影响不大,但从噪音的分布来看,在第一圆弧段处设置圆环,通过扰流改变本实用新型进风口的方向,第一圆弧段的外表面设置圆环,使风扇入口处噪音明显低于不加圆环时的噪音,从实际测得的电机风扇出口处的噪音检测对比可以看出,设置圆环与不设置圆环相比大致能降低4-6dB,降低噪音比较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风器,所述集风器包括直段AB、第一圆弧段DA和第二圆弧段BC,第一圆弧段DA、直段AB和第二圆弧段BC依次固接在一起,且第一圆弧段DA上的圆弧面的半径小于第二圆弧段BC上的圆弧面的半径,在第一圆弧段DA的外表面固接有圆环F。
具体地,第一圆弧段DA的外表面的圆弧半径与圆环F的半径相等,直段AB为圆筒,第一圆弧段DA和第二圆弧段BC为横街面为圆弧形的环,第一圆弧段DA和第二圆弧段BC各自的圆弧面向外向内凹,第二圆弧段BC形状为喇叭形。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电机风扇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圆弧段DA的一侧为入风口,与电机的风扇相对,设有第二圆弧段BC的另一侧为出风口。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型号为YKK630-4功率为1800kW的电机风扇入口进行测试,通过检测对比发现,集风器未加圆环F时,入风口的噪音为75dB,加圆环F后,入风口的噪音为71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9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渠道勾缝填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