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接料器输送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95673.8 | 申请日: | 2020-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8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付大伟;张兰兰;郝佳颖;何成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洋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0 | 分类号: | B65G47/20;B65G21/20;B65G15/42;B65G45/18;B23Q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料器 输送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全自动接料器输送带,一种全自动接料器输送带,包括侧板、输送带和接料漏斗,所述侧板呈前后对称设置,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外端面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挡条,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接料漏斗,所述接料漏斗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穿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与右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与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螺杆、接料漏斗等构件,可以通过第一螺杆的转动带动接料漏斗的滑动,从而使接料漏斗可以对不同下料位置的加工机床进行接料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接料器输送带。
背景技术
自动加工机床,在完成一个工件的所有加工工序后,可以通过接料器将工件取出收集,并通过传送带将工件运输至包装工序等设备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接料器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一种全自动接料器输送带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有的接料器输送带由于不同的加工机床的下料位置不同,在对工件接料时无法较好的对接料漏斗的位置进行调整,容易影响工件下料后的稳定,且输送带在长时间运输后表面会粘附有很多加工碎屑,这些碎屑会影响输送带美观与整洁,还会导致输送带的对工件的运输,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全自动接料器输送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接料器输送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接料器输送带,包括侧板、输送带和接料漏斗,所述侧板呈前后对称设置,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辊,所述侧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与输送辊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辊的外端面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挡条,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接料漏斗,所述接料漏斗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侧板的顶端,所述限位块的内侧穿设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与限位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与右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与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位于左侧的固定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末端与第一螺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位于前后两侧的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呈均匀分布左右两侧的输送辊之间,所述定位杆的顶端与输送带的顶端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料漏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直板,所述导向直板呈前后设置,所述接料漏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转板,所述导向转板呈左右设置,且导向直板与导向转板相互垂直。
优选的,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清理箱,所述清理箱设置在输送带的下方,所述清理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刷块,所述刷块呈左右对称分布,且刷块的顶端与输送带的底端面滑动连接,所述刷块内侧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前端与后端均滑动连接于清理箱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清理箱的前端与后端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螺杆穿设在滑杆的内侧,且第二螺杆与滑杆螺纹连接,所述清理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主轴末端与位于右侧的第二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螺杆、接料漏斗、导向转板等构件,可以通过第一螺杆的转动带动接料漏斗的滑动,从而使接料漏斗可以对不同下料位置的加工机床进行接料运输,且通过导向转板的转动,可以在对工件运输时使工件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使工件的运输更加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洋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洋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5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