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浅层地温能用地埋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5672.5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1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付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付全 |
主分类号: | F24T10/13 | 分类号: | F24T1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地温 用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温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浅层地温能用地埋管,包括导热机构和分别安装在其两端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进水管和套设在其外壁的密封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密封管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地温传导至导热管,再经由导热板和石墨传导至密封管,最后经由导热硅脂传导至进水管,对进水管内的循环水进行加热,且导热管和密封管之间通过若干个导热板隔开,在导热管受热胀冷缩影响时,有足够的间隙供其进行形变,同时保证热量的实时传导,且可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防止外界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进水管上,安全性较高,进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网,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温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浅层地温能用地埋管。
背景技术
地温能属地热利用的范畴,它利用地下水的抽取和回灌,或在井筒中垂直安置循环迥管,或在土层中水平埋置循环迥管,利用地下水或土壤的温度,通过热泵提取其中的热量,从而进行冬季采暖或夏季制冷,以这种方式利用的地温能,也不同于一些热泵企业所说的地能。
原有的浅层地温能用地埋管直接将水路管道进行埋设,在实际使用时,管道受到热胀冷缩现象的影响,其内外径会发生变化,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发生管道破裂,造成泄漏,维修时需要将管道挖出进行更换,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浅层地温能用地埋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浅层地温能用地埋管,包括导热机构和分别安装在其两端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进水管和套设在其外壁的密封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密封管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所述密封管的外壁套设有导热管,所述密封管与所述导热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部填充有石墨,所述进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网,所述导热管的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条,若干个所述导热板之间形成有空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法兰和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固定法兰与所述进水管、导热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一固定法兰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流通管,所述第一流通管与所述进水管贯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二固定法兰与所述进水管、导热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二固定法兰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流通管,所述第二流通管与所述进水管贯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法兰和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若干个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空腔贯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凹槽。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材质为铜。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上的所述流通孔内均安装有气压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地温传导至导热管,再经由导热板和石墨传导至密封管,最后经由导热硅脂传导至进水管,对进水管内的循环水进行加热,且导热管和密封管之间通过若干个导热板隔开,在导热管受热胀冷缩影响时,有足够的间隙供其进行形变,同时保证热量的实时传导,且可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防止外界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进水管上,安全性较高,进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网,可将进水管的热量进行分散,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导热管的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条,导热条可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递。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付全,未经李付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5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设备温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浅层地温能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