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抽液用防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0999.3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6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娟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德阳市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抽液用 防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器抽液用防漏装置,针座(3)下端部的外柱面上开设有外螺纹(5),外螺纹(5)沿针座(3)轴向设置,该防漏装置还包括药液收集盒(6)和套管(7),所述套管(7)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套管(7)的内螺纹与针座(3)的外螺纹(5)连接,所述药液收集盒(6)的顶部开放,药液收集盒(6)的底部封闭,药液收集盒(6)的底部开设有通孔(8),通孔(8)的直径与套管(7)的直径相等,通孔(8)套设于套管(7)外部,且通孔(8)的内壁与套管(7)的接触处焊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有效防止药液滴落在手上或地面上、环保卫生、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射器抽液用防漏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生在给病人注射药物(如青霉素等)时,医生先取用一个注射针头,将注射针头的针座(3)螺纹连接于注射器(1)的针管(2)上,然后将注射针头的穿刺针(4)由下往上穿过药瓶(9)开口处的瓶塞(10),最后向下拉动注射器(1)的活塞杆以将药瓶(9)内的药液吸入到注射器(1)的腔体内如图1所示。其中倒立吸药瓶(9)内药液的原因是穿刺针(4)的长度小于药瓶(9)的高度,若穿刺针(4)由上往下穿过药瓶(9)的瓶塞(10)时,则导致穿刺针(4)无法伸入到药瓶(9)的底部,进而导致部分药液无法被吸入到注射器(1)内,因此采用倒立的吸药液。然而,这种倒立的吸药液存在以下缺陷:当穿刺针(4)穿过瓶塞(10)时,瓶塞(10)与穿刺针(4)之间必然产生间隙,药瓶(9)内的药液从间隙处流出,导致流出的药液滴落在医生手上或地面上,其中,当药液滴落在手上时,医生还需要用干布进行擦拭,非常不方便;当药液滴落在地面上时,药液挥发而发出臭味,污染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有效防止药液滴落在手上或地面上、环保卫生、制造成本低的注射器抽液用防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射器抽液用防漏装置,它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针管上连接有针座,针座上设置有穿刺针,所述针座下端部的外柱面上开设有外螺纹,外螺纹沿针座轴向设置,该防漏装置还包括药液收集盒和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套管的内螺纹与针座的外螺纹连接,所述药液收集盒的顶部开放,药液收集盒的底部封闭,药液收集盒的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套管的直径相等,通孔套设于套管外部,且通孔的内壁与套管的接触处焊接。
所述通孔开设于药液收集盒的中部
所述药液收集盒为透明塑料壳。
所述药液收集盒为圆形或矩形。
所述套管、药液收集盒以及针座同轴设置。
所述套管为塑料件。
所述药液收集盒的顶表面位于穿刺针尖头的下方,药液收集盒的外径大于药瓶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吸药液过程中,由于药液收集盒位于瓶塞的正下方,且药液收集盒的顶部设有开口,从穿刺针与瓶塞之间间隙流出的药液直接落入到药液收集盒内,从而有效避免了漏出的药液直接落在医生的手上或地面上,从而极大的方便了医生的操作,同时保证了地面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注射器抽药液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注射器,2-针管,3-针座,4-穿刺针,5-外螺纹,6-药液收集盒,7-套管,8-通孔,9-药瓶,10-瓶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娟,未经向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0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叶打料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车载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