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溶性茶油酯化反应脱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76831.5 | 申请日: | 2020-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3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松;许慧瑶;苏良佺;卢玉栋;柯金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1C3/04 | 分类号: | C11C3/04;B01D17/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茶油 酯化 反应 脱水 装置 | ||
1.一种水溶性茶油酯化反应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酯化反应罐体(1)、设置在酯化反应罐体(1)顶部的冷凝回流器(2)以及套设在酯化反应罐体(1)内部且与冷凝回流器(2)连通的油水分离器(3);所述油水分离器(3)中设置有隔膜(4)用于分离生成的水溶性茶油和水;所述油水分离器(3)的侧壁还设置有穿出酯化反应罐体(1)的出水管(5),导出生成的水以促进酯化反应进行;所述酯化反应罐体(1)内部还设置有搅拌装置(6),酯化反应罐体(1)带有双层圆周壁,内外壁之间形成加热盘管(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茶油酯化反应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器(3)的顶部还设置有分流装置(31),分流装置(31)位于隔膜(4)上方;所述分流装置(31)包括穿出油水分离器(3)顶部的引流管(32)以及与引流管(32)连接的呈喇叭状的扩流盘(33);所述引流管(32)与冷凝回流器(2)的出液管(21)连通;穿出油水分离器(3)的引流管(32)外圈设置有传动装置(8),驱动引流管(32)与扩流盘(33)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茶油酯化反应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流盘(33)呈伞状结构,与引流管(32)外侧壁的夹角为100~1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茶油酯化反应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8)为锥齿轮组合,包括套接在引流管(32)外侧壁的第一锥齿轮(81)、与第一锥齿轮(8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2)以及驱动第二锥齿轮(82)转动的电机(8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茶油酯化反应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器(3)为筒状,上部为大圆筒(34),中部为锥筒(35),下部为小圆筒(36);所述隔膜(4)沿水平方向安装在大圆筒(34)和锥筒(35)的过渡连接处;所述油水分离器(3)的顶端还设置有释压装置(37),用于保持油水分离器(3)中冷凝反应液产生的湿压和操作压力的平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茶油酯化反应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4)为用于油水分离的疏水膜,由聚烯烃类聚合物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68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坛封口材料的叠放及剪裁装置
- 下一篇:蓄电池木箱包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