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飞溅的换向器车削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5190.1 | 申请日: | 202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5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竞文;孙天恩;谢玖成;刘跃坚;林清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荣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B25/00;B23Q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溅 换向器 车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飞溅的换向器车削机,属于车削系统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上端设置有固定罩,固定罩的上方正对设置有活动罩,活动罩上连接有带动活动罩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固定罩的一侧设置有对换向器本体进行车削过程的车削组件,固定罩朝向车削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活动罩朝向车削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设置有与固定罩连接的第一挡毛,第二凹槽的外侧设置有与活动罩连接的第二挡毛,第一挡毛与第二挡毛均竖直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铜屑进入换向器本体电枢内部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削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飞溅的换向器车削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电枢换向器本体的车削是电枢制造的关键工序,换向器本体表面的粗糙度、换向器本体外圆与电枢轴的同轴度、换向器本体外表面的圆度等项精度直接影响电机的噪声、寿命以及运转的可靠性。但是在车削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铜屑,有的铜屑落在工作台表面上影响工作台的清洁度,而有些铜屑会向四处飞溅,飞入电枢内部,在电枢组装后,遗留在电机中会导致电机异响,使电机的寿命缩短等问题。
现有的防铜屑飞溅车削机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642589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换向器车削防铜屑飞溅装置,安装在车床上并将待车削的换向器本体包裹在内,其包括活动罩、固定罩和转动气缸,固定罩和转动气缸分别安装在车床上,所述固定罩设有吸尘口,该吸尘口用于与外部吸尘设备相连将铜屑吸出,活动罩与转动气缸传动相连,活动罩在转动气缸的带动下与固定罩密封相连形成整体防飞溅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满足6S生产要求,车削台面上的铜屑明显减少,并可防止铜屑飞入电枢内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活动罩在转动气缸的带动下与固定罩相连形成整体防飞溅罩时,换向器本体被包裹在整体防飞溅罩内,由于车刀需要在防飞溅罩内对换向器本体进行车削过程,所以防飞溅罩朝向车刀进入的一侧需要存在空隙,一部分铜屑会从空隙飞出,进入换向器本体的电枢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飞溅的换向器车削机,其具有降低铜屑进入换向器本体电枢内部可能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飞溅的换向器车削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上端设置有固定罩,固定罩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换向器本体,固定罩的上方正对设置有活动罩,活动罩上连接有带动活动罩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固定罩的一侧设置有对换向器本体进行车削过程的车削组件,固定罩朝向车削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凹槽,活动罩朝向车削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设置有与固定罩连接的第一挡毛,第二凹槽的外侧设置有与活动罩连接的第二挡毛,第一挡毛与第二挡毛均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换向器本体进行车削过程时,换向器本体放置在固定罩上端的放置槽内,第一升降气缸带动活动罩下降,使活动罩与固定罩闭合,此时车削组件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闭合的范围内移动,对换向器本体进行车削过程,在车削过程中,第一凹槽外侧的第一挡毛和第二凹槽外侧的第二挡毛在竖直方向上接触,使得铜屑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闭合形成的空隙内飞出的可能性降低,降低了铜屑进入换向器本体电枢内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槽靠近车削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与固定罩连接的第三挡毛,正对第三挡毛的上方设置有与活动罩连接的第四挡毛,第三挡毛与第四挡毛均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削组件对换向器本体进行车削过程时,换向器本体放置在固定罩上端的放置槽内,换向器本体不能完全挡住放置槽与活动罩形成的空隙,因活动罩下降与固定罩闭合,第三挡毛与第四挡毛在放置槽的朝向车削组件的一侧接触,使得铜屑从放置槽与活动罩形成的空隙内飞出的可能性降低,降低了铜屑进入换向器本体电枢内部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荣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昌荣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5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儿先心病介入术后股动静脉穿刺点止血带
- 下一篇:一种压铸加工用清除毛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