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身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2277.3 | 申请日: | 2020-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5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G05B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蒋明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身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身垫,包括:固定板;支撑气囊,其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一对支撑板,其对称固定设置在固定板径向两侧;一对翻身板,其对称设置在固定板径向两侧,并与对应所述支撑板铰接;一对主气囊,其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所述翻身板上;一对辅气囊,其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径向两侧,并分别与其位于异侧的所述主气囊连通;多个排气阀,其分别设置在对应所述主气囊和支撑气囊上;一对驱动机构,其分别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撑板上,且输出端与对应所述翻身板固定连接;多个充气装置,其分别与所述支撑气囊和所述主气囊连通,用于对所述支撑气囊和所述主气囊进行分别充气。能够对主气囊的气压和翻身板的抬起高度进行调节,实现患者的翻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身垫。
背景技术
压疮是长期卧床、年老体弱、昏迷瘫痪和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导致软组织破溃坏死。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
中国发明专利201910183185.7公开一种自动翻身垫,包括翻身垫体、循环水箱以及设置在翻身垫体和循环水箱之间的多个软管,该自动翻身垫,通过水源对患者进行支撑,水源有一定的组织形态,便于患者躺在翻身垫体上,提高患者平躺的舒适度,通过控制不同的排水泵工作,使得翻身垫体形成不同的结构形状,便于进行翻身工作,且整体不需要通过人力进行翻身作业,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但是该结构是通过控制水量实现患者翻身,当需要减少水量时,需将水排出,并需要容器来盛装,实现整体循环,因此,需要外置水箱,导致整个设备体积较大。并且水是聚集态,趋于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如何控制水的组织形态实现翻身呢?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721097194.7公开一种充气翻身垫,其分为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左侧气囊包括由上至下顺次层叠形成且彼此不连通的左上气囊、左中气囊和左下气囊;右侧气囊包括由上至下顺次层叠形成且彼此不连通的右上气囊、右中气囊和右下气囊,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实现实现渐进式翻身。但是该结构通过充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在使用时通过每层的充放气接口进行充气,协助患者翻身,仍然需要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躺卧时间控制选择气囊进行充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开发了一种翻身垫,能够对主气囊的气压和翻身板的抬起高度进行调节,实现患者的翻身,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翻身垫,包括:
固定板,其为长方体板状结构;
支撑气囊,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一对支撑板,其为长方体板状结构,且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径向两侧;
一对翻身板,其为长方体板状结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径向两侧,并与对应所述支撑板铰接;
一对主气囊,其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所述翻身板上;
一对辅气囊,其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径向两侧,并分别与其位于异侧的所述主气囊连通;
多个排气阀,其分别设置在对应所述主气囊和支撑气囊上,用于排气;
一对驱动机构,其分别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撑板上,且输出端与对应所述翻身板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翻身板绕所述固定板轴向旋转;
多个充气装置,其分别与所述支撑气囊和所述主气囊连通,用于对所述支撑气囊和所述主气囊进行分别充气。
优选的是,还包括:
一对弹性连接布,其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径向两侧,且分别连接位于同侧的对应所述翻身板与所述支撑板的周向未铰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2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用具有稳定性的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小鼠气管插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