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色塑胶底片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1037.1 | 申请日: | 202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8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明凤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底片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色塑胶底片成型模具,包括L型加工台和成型模具本体,所述L型加工台上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成型模具本体,所述成型模具本体由凸模、凹模组成,所述凹模焊接固定在L型加工台上,所述凸模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L型加工台水平面上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L型加工台竖直端一侧壁上嵌设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凸模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中,在L型加工台上设置有若干个成型模具本体,L型加工台上表面开设有下料口,L型加工台的底部位于四个支腿之间设置有输送带,在通过成型模具本体进行双色塑胶底片加工时,加工成型后,可以通过下料口自动下料落入到输送带上输送出,实现了自动转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色塑胶底片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
目前现有的双色塑胶底片成型模具,结构简单,无法实现自动下料和下料后的工件自动转移,使其需要人工转移,使得每个成型模具工位都需要配备一名操作人员,投入的劳动力较多,其次人工下料和转移,存在着的一定的安全隐患,成型工件温度较高易对工人员产生烫伤,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色塑胶底片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色塑胶底片成型模具,包括L型加工台和成型模具本体;
所述L型加工台上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成型模具本体,所述成型模具本体由凸模、凹模组成,所述凹模焊接固定在L型加工台上,所述凸模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L型加工台水平面上开设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L型加工台竖直端一侧壁上嵌设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凸模焊接固定;
所述L型加工台底部四个拐角处焊接有四个支腿,位于L型加工台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两个支腿之间转动连接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输送辊之间绕接有输送带,所述支腿上螺栓固定有带动输送辊转动的输送电机。
优选的,所述凸模内部设置有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由条形板和第二电动推杆组成,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嵌设固定在条形板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贯穿凸模延伸到外侧。
优选的,所述L型加工台水平端上表面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共开设有若干个,且相邻两下料口之间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凹模上开设有注料口。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与支腿的连接处套接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明凤,未经林明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1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