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0939.3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4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薛吉林;芦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1/2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王益西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线报警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卡槽、条形吸铁石、弹性橡皮圈、多功能塑料插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感应源组成。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施工现场安防监控系统只能对施工现场起到监控,收集影像资料功能,不能对事中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的问题,本红外线报警装置通过在临边洞口加设双频红外线拦截报警系统分别在0.5m‑1m范围内对各个探测范围区段起到远距离低频预警,近距离高频警示的作用,不但对施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起到警示作用,还对违规翻越栏杆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行为留置应影像资料,通过适应企业管理制度来运行设备,以提升其施工现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电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线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是历年以来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施工现场主要采用监控设备留取影像资料,以及现场管理人员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口头警告依然不能有效制止违规行为。例如:翻越临边洞口的危险行为,其夜间带来的伤害更为明显,排除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不安全因素,夜间行走稍有不慎便会在临边洞口处受到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报警装置,通过红外线感应功能对途经临边洞口或违规跨越临边洞口施工人员起到事前预防警示、事中留置影像资料控制、以便事后对相关事宜进行处理的效果,从而改进目前市场存在的安防系统,提高设备在施工现场实用性及使用频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线报警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卡槽、条形吸铁石、弹性橡皮圈、多功能塑料插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线感应源组成,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采用三段式布置红外线报警装置电气元件,其上部为红外线闪烁灯,中间为90分贝报警器,下部为含有菲涅尔透镜的红外线感应源;所述装置外壳的两侧设有多功能塑料插槽,多功能塑料插槽上设有卡槽;所述装置外壳通过多功能塑料插槽上的卡槽连接弹性橡皮圈;所述装置外壳上还连接有高清摄像头,在所述的装置外壳的背面吸附条形吸铁石。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的长宽高基本尺寸为150mm×70mm×30mm,并在平面直角处运用人体工学采用圆角设计。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三段式布置采用承插式连接结构,并在外形尺寸长方向进行三等分设计。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感应源为被动式红外线探测器,其探测范围调为 0.5-1.0m,并延长人体红外线报警器触发时间为10um。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红外线闪烁灯、90分贝报警器和红外线感应源通过并联电路实现高低频报警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红外线报警装置,通过改进目前市场存在的安防系统,提高设备在施工现场实用性及使用频率,主要通过人为改进设备,以使设备适用于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具体是通过红外线感应功能对途经临边洞口或违规跨越临边洞口施工人员起到事前预防警示、事中留置影像资料控制、以便事后对相关事宜进行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塑料插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橡皮圈与多功能塑料插槽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外壳;101、红外线闪烁灯;102、90分贝报警器;2、卡槽;3、条形吸铁石;4、弹性橡皮圈;5、多功能塑料插槽;6、高清摄像头; 7、红外线感应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0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窗密封条更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医学注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