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鼾枕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0337.8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宪亮;高孟烨;范瑞云;高增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安然顺畅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张一帆;黄玉东 |
地址: | 06175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鼾枕 | ||
1.一种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和鼾声检测组件;
所述枕体内设有枕芯、枕底气囊和背气囊;所述枕底气囊设于所述枕芯的底部,以通过充气或放气调整所述枕芯的高度;所述背气囊设于所述枕底气囊的下方,用于直接承载并调节人体颈肩部的高度;
所述鼾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枕体中,包括拾音器和中心控制器,所述拾音器与所述中心控制器信号相连,所述拾音器用以检测并确定鼾声的方位并向所述中心控制器发送信号;所述中心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枕底气囊和/或所述背气囊的充气或放气,以调整用户的睡眠体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中还设有平动轨道以及可沿所述平动轨道平移的机芯;所述机芯包括依次相互嵌套的第一机芯组件、第二机芯组件和第三机芯组件,所述第一机芯组件与所述第二机芯组件之间设有第一机芯气囊;所述第二机芯组件与所述第三机芯组件之间设有第二机芯气囊;所述第一机芯组件可随所述第一机芯气囊的充气而上升,并随所述第一机芯气囊的放气而降落;所述第二机芯组件可随所述第二机芯气囊的充气而上升,并随所述第二机芯气囊的放气而降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芯组件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一限位外边缘,且所述第二机芯组件侧壁的上端向内延伸有第一限位内边缘,所述第一限位内边缘与所述第一限位外边缘等长,并置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外边缘之间,以限定所述第一机芯组件在第二机芯组件内上下移动的幅度;
所述第二机芯组件侧壁的下端和外壁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二限位外边缘,所述第三机芯组件的内壁向内延伸有第二限位内边缘,所述第二限位内边缘与所述第二限位外边缘等长,并置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外边缘之间,以限定所述第二枕芯组件在第三枕芯组件内上下移动的幅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中还设有与所述鼾声检测组件信号连接的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的出气口至少连接有一对无阻活塞,所述供气组件用于分别向所述无阻活塞、所述枕底气囊以及所述背气囊供气,每对所述无阻活塞分别与所述机芯连接,以推动所述机芯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气泵和多个气阀,所述气泵和各个所述气阀分别与所述中心控制器信号连接,各个所述气阀在所述中心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无阻活塞、和/或枕底气囊、和/或背气囊、和/或所述第一机芯气囊、和/或所述第二机芯气囊进行放气或通过所述气泵进行充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阻活塞包括同轴设置的导向筒以及分别内置于所述导向筒两端的气弹簧和顶板,所述气弹簧的进气端穿过所述导向筒依次与所述气阀和所述气泵连接,所述进气端的相对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顶板上设有活塞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的中部至少设有一个向外延伸的翼板,每对所述无阻活塞镜像对称设于所述翼板的两侧,每对所述无阻活塞的活塞杆均与所述翼板固定连接,当其中一个所述气弹簧充气时,该气弹簧推动顶板沿其导向筒的内壁移动,并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机芯进行平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同轴设置的气阀上片、气阀中片和气阀下片,所述气阀中片可相对于所述气阀上片和所述气阀下片转动,所述气阀中片上设有位置标志板,所述气阀中片上至少开设有一个供气孔,或者还开设有放气孔;其中,所述气阀上片和所述气阀下片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气阀上片和所述气阀下片上分别至少对应设置一个发光器和一个收光器,所述发光器和所述收光器组成用以感应所述位置标志板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中心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气阀上片的径向上还开设有可与所述供气孔或所述放气孔相连通的第一输出阀孔和第二输出阀孔,所述气阀下片上开设有可与所述供气孔连通的供气阀孔;当所述中心控制器控制所述气阀中片的位置标志板旋转至指定光电传感器的位置时,所述第一输出阀孔、第二输出阀孔将与所述供气孔和/或所述放气孔连通,实现所述第一输出阀孔和所述第二输出阀孔的供气和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安然顺畅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沧州安然顺畅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03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散热器固定卡子
- 下一篇:一种农药生产用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