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肾内科用透析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8299.2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永秀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3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透析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肾内科用透析导管,导管主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导管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管头,导管头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筒,外筒内转动安装有上端开口的内筒,内筒的上端延伸至外筒的外侧并和导管主体连接,外筒的内壁上设有同轴的环形槽,内筒与环形槽位置相应处设有多个透析孔,外筒上绕外筒的轴线均匀间隔设有多个与环形槽相连通的长条形孔,环形槽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刮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内筒使内筒和刮板相对运动,可将贴附在透析孔的固体颗粒刮除,减小了因患者腹腔内颗粒状物的沉积而导致透析孔被堵塞的几率,提高了治疗的效果;由于内筒转动时,外筒不转动,从而可减小刮除透析孔的固体颗粒时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肾内科用透析导管。
背景技术
透析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透析疗法是使体液内的成分(溶质或水分)通过半透膜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一般可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腹膜透析室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置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这样,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膜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腹膜透析导管是长期插入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腹腔内进行腹膜透析的导管,是透析液在腹腔中持续双向流动的重要通路。
现有的肾内科用透析导管没有设置防堵塞装置,患者腹腔内颗粒状物的沉积容易堵塞导管的透析孔,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肾内科用透析导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透析导管容易堵塞透析孔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肾内科用透析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导管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管头;所述导管头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筒,所述外筒内转动安装有上端开口的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外筒的外侧并和所述导管主体连接;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有同轴的环形槽,所述内筒与所述环形槽位置相应处设有多个透析孔,所述外筒上绕所述外筒的轴线均匀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环形槽相连通的长条形孔;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的内侧与所述内筒相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选优的技术方案,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长条形孔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刮板。
作为选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筒的下端为半球形。
作为选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刮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环形槽的顶部和底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筒的上端与所述内筒之间设有密封橡胶垫。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筒的上端的外侧以及所述内筒的上端的外侧均设有防滑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液管内设有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永秀,未经石永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82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内科用尿检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节的纺织材料晾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