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健用外科护理助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8185.8 | 申请日: | 2020-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付迎霞;尹英;周淑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迎霞 |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 地址: | 163000***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健 外科 护理 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健用外科护理助行器,是由扶手、支架、支撑架、转动轴支架、转动轴、转向轮构成,所述转动轴下端与转向轮相连、上端连接转动轴支架的一端,所述转动轴支架为中空筒型且另一端固定在套筒中心位置,套筒两端均固定有一端连接扶手的扶手支架,转动轴轴身表面套接有轴套筒,所述轴套筒筒身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架,所述两侧的支架上均固定有一端与后支撑轮相连的弧形支撑架,在轴套筒下方的转动轴轴身表面通过紧固螺钉三固定了弧形连接杆,所述弧形连接杆的一端与座板相连。患者在行走时脚不易与前轮发生碰撞,可根据患者的身高和肩宽调节扶手的高度和宽度。遇到坡道或障碍时可紧急制动助行器避免磕碰,也可变为提供临时休息的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科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健用外科护理助行器。
背景技术
一些外科患者手术后需要借助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助行器是一种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的辅助工具; 现有技术中的助行器通常包括车架,车架的上端部具有手柄下端部具有四个同等大小的车轮结构单一,使用时不易转换方向,且双脚容易与前方的两个轮触碰后整个人跌倒。并且目前现有助行器只是能简单的调节扶手高低,不能调节扶手宽窄,遇到障碍物不能及时刹车,不能很好的供康复患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复健用外科护理助行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健用外科护理助行器,是由扶手、支架、支撑架、转动轴支架、转动轴、转向轮构成,所述转动轴下端与转向轮相连、上端连接转动轴支架的一端,所述转动轴支架为中空筒型且另一端固定在套筒中心位置,套筒两端均固定有一端连接扶手的扶手支架,转动轴轴身表面套接有轴套筒,所述轴套筒筒身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架,所述两侧的支架上均固定有一端与后支撑轮相连的弧形支撑架,在轴套筒下方的转动轴轴身表面通过紧固螺钉三固定了弧形连接杆,所述弧形连接杆的一端与座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转动轴轴身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支撑块,所述座板摆动至水平状态时支撑块与弧形连接杆相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扶手上表面固定有有把手与刹车闸且后端套有矩形防滑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转向轮中心位置安装有刹车片,刹车片与刹车闸通过刹车闸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后支撑轮9是由固定在同一中心轴上的两个轮片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架下端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通过转轴且连接有摆动杆的开口,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磁块、另一端连接齿条,与支撑轮两个轮片之间同一中心轴上设置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块相互吸引的第二磁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套筒两端均设有螺孔,插入紧固螺钉二用于套接两侧扶手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转动轴支架连接转动轴的一端侧面设置有螺孔,用于插入紧固螺钉一后套接转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健用外科护理助行器,三轮支撑结构合理稳固,患者在行走时脚不易与前轮发生碰撞,可根据患者的身高和肩宽调节扶手的高度和宽度。遇到坡道或障碍时可紧急制动助行器避免患者发生磕碰,也可变为提供临时休息的座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健用外科护理助行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筒和扶手支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支撑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迎霞,未经付迎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8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偏电路、供电电路和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搅拌筛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