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5789.7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6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赵玉;刘志鹏;刘立;高委;王蓉莉;吴静鹏;刘银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缺氧池、好氧池和膜池,还包括除磷池,所述除磷池与所述膜池连通,所述除磷池中设有除磷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在膜池后端增设除磷池,在经过膜池生物处理后的出水输入除磷池后,溶在出水中的磷与除磷剂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物,从而去除出水中的磷,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过程与生物反应器组合使用的各类水处理工艺的总称。主要分三大类:膜分离生物反应器(MBR),膜曝气生物反应器(MABR)、萃取膜生物反应器(EMBR)。目前,国内工程应用较多的为膜分离生物反应器(MBR)。MBR工艺的核心部件是膜组件,大部分滤膜孔径基本集中在0.05~0.4μm,介于微滤、超滤膜之间,能有效截留细菌、病毒、胶体等物质。
基于MBR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其固液分离性能强,出水SS(悬浮物)浓度低,活性污泥浓度高,脱氮效果好。但是存在不能及时排泥,可溶性磷易流失,出水磷浓度超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可降低出水磷浓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缺氧池、好氧池和膜池,还包括除磷池,所述除磷池与所述膜池连通,所述除磷池中设有除磷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磷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磷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参数为5~50m3/(m2·h)。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磷剂为石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磷池设有排泥管,用于排放除磷池中的含磷固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进水管和回流管,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缺氧池,所述回流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膜池,回流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缺氧池的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缺氧池中设有搅拌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好氧池中设有曝气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池中设有膜组件和用于清洗所述膜组件的清洗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膜池中设有曝气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在膜池后端增设除磷池,经过膜池生物处理后的出水输入除磷池后,溶在出水中的磷与除磷剂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物,固液分离从而去除出水中的磷,降低出水磷浓度,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回流管1,进水管2,排水管3,排泥管4,加料管5,缺氧池6,好氧池7,膜池8,膜组件9,除磷池10,抽吸泵11,加药系统12,出水管13,污泥回流渠14,进水井15,配水渠16,进水孔17,钙镁磷肥系统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5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无针输液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