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数据云计算机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0372.1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5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清琳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计算机 一体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数据云计算机一体机,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的下部焊接有架高装置,所述架高装置的下部设有防静电地板,所述防静电地板的下部焊接有青铜管,本实用新型带有架高装置,架高装置能够防止工厂内漏水等特殊情况,防止湿度过高导致短路损坏,所述架高装置的下部设有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的下部焊接有青铜管,所述青铜管的下部焊接有青铜连接板,青铜连接板通过螺丝与地面连接,起到导电作用,防止产生静电,所述主机体的左侧设有半导体制冷装置,能够起到加强散热的作用,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片,制冷片在通电后左侧散热右侧制冷,能够对主机体的内部起到降温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数据云计算机一体机。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一体机即电脑一体台式机,是指将传统分体台式机的主机集成到显示器中,从而形成一体台式机,广泛应用于大数据云计算领域。
现有的计算机一体机,由于没有设置固定螺杆等装置,使得底座只是简单放置在地面,若工作人员无意触碰拉扯,则导致装置倾倒甚至损坏的问题,同时在特殊工业环境下,防潮防静电效果不理想,并且散热环境差,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大数据云计算机一体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数据云计算机一体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数据云计算机一体机,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的下部焊接有架高装置,所述架高装置的下部设有防静电地板,所述防静电地板的下部焊接有青铜管,所述青铜管的下部焊接有青铜连接板,所述架高装置包括上部金属板和下部金属板,所述上部金属板和下部金属板之间焊接有立柱,所述下部金属板和防静电地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主机体的左侧设有半导体制冷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的右侧设有第一铜板,所述第一铜板的右侧焊接有第一铝翅片,所述第一铝翅片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
优选的,所述制冷片的左侧设有第二铜板,所述第二铜板的左侧焊接有第二铝翅片,所述第二铝翅片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
优选的,所述上部金属板和下部金属板之间焊接有两根斜杆。
优选的,所述青铜管的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套筒。
优选的,所述套筒上焊接有加强杆。
优选的,所述主机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和开关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带有架高装置,架高装置能够防止工厂内漏水等特殊情况,防止湿度过高导致短路损坏,所述架高装置的下部设有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的下部焊接有青铜管,所述青铜管的下部焊接有青铜连接板,青铜连接板通过螺丝与地面连接,起到导电作用,防止产生静电,所述主机体的左侧设有半导体制冷装置,能够起到加强散热的作用,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片,制冷片在通电后左侧散热右侧制冷,能够对主机体的内部起到降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架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体;2、显示屏;3、开关按钮;4、架高装置;41、上部金属板;42、下部金属板;43、斜杆;44、立柱;5、防静电地板;6、青铜管;7、半导体制冷装置;71、第一风扇;72、第二风扇;73、第二铝翅片;74、制冷片;75、第一铝翅片;76、第二铜板;77、第一铜板;8、固定螺栓;9、青铜连接板;10、套筒;11、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清琳,未经杨清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0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LED显示屏的高效散热面罩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视机背板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