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8433.0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8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余林涛;曹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李伟波;韩德凯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ma 透镜 驱动 装置 相机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用于自动对焦,包括:透镜支撑部,保持至少一个摄像用透镜;基座,提供容纳透镜支撑部的空间;引导轴,固定至基座上,并且透镜支撑部套设在引导轴上,以便通过引导轴的引导,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以及SMA线,位于透镜支撑部与基座之间并且包括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分别与透镜支撑部和基座连接,其中,第一SMA线与透镜支撑部的下部连接且与基座内侧壁的上部连接,第二SMA线与透镜支撑部的上部连接且与基座内侧壁下部或基座底侧壁连接。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中,目前在不断地追求摄像模块的多样化及高精度化。但是随着镜头等的大口径化,镜头质量的增加等,诸如VCM(音圈马达)方式等的常规方法存在驱动力不足的倾向,并且在常规方法中也存在电力消耗较大等问题,另外随着精密化的发展,对摄像模块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设计省电、具有高精度等的摄像模块,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其用于自动对焦,包括:
透镜支撑部,用于保持至少一个摄像用透镜;
基座,提供容纳所述透镜支撑部的空间;
引导轴,所述引导轴固定至所述基座上,并且所述透镜支撑部套设在所述引导轴上,以便通过引导轴的引导,所述透镜支撑部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以及
SMA线,所述SMA线位于所述透镜支撑部与所述基座之间并且包括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所述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分别与所述透镜支撑部和基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SMA线与透镜支撑部的下部连接且与基座内侧壁的上部连接,以便当第一SMA线通电收缩时,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在光轴方向中远离基座而移动,所述第二SMA线与透镜支撑部的上部连接且与基座内侧壁下部或基座底侧壁连接,以便当第二SMA线通电收缩时,使得所述透镜支撑部在光轴方向中朝向基座而移动。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所述透镜支撑部与所述基座均包括四个侧面,并且在每个侧面,所述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均呈交叉形状。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
还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位于第一对角线方向的基座的内侧壁的两个角部位置附近处,以及
还包括第一张紧柱和第二张紧柱,所述第一张紧柱和第二张紧柱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对角线相交的第二对角线方向的透镜支撑部的两个角部位置处,
所述第一SMA线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被连接至基座内侧壁的上部位置,并且通过第一张紧柱和第二张紧柱被连接至所述透镜支撑部的下部位置。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分别位于第一对角线方向的基座的内侧壁的两个角部位置附近处,以及
所述第二SMA线通过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被连接至基座内侧壁的下部位置或基座的底侧壁位置,并且通过第一张紧柱和第二张紧柱被连接至所述透镜支撑部的上部位置。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所述的SMA线式透镜驱动装置,所述第二SMA线连接至基座的底侧壁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为SMA线的通电端,通过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为SMA线提供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8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有效补强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
- 下一篇:虹膜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