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7451.7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0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力;张颖;任笑石;孙璐;毛彦俊;郁哲;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姚远方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型 污水处理 设备 动力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包括管体,管体,所述管体设于水面泥渣层下方,其包括一体连接且相互垂直的横段与纵段;浮筒,所述浮筒垂直设于所述管体的横段上;排渣口,所述排渣口设于所述浮筒的顶端,且所述排渣口与所述浮筒垂直;排渣蝶阀,所述排渣蝶阀适于与所述管体的纵段端部连接,且所述排渣蝶阀与所述管体的纵段垂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便利,适用于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引导,现在一体化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需求日益增强,市场上的有关设备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农村污水分散、运行维护水平低等特征,大部分产品采用传统处理技术,即采用生化处理单元-滤池过滤/沉淀出水,当采用滤池过滤出水时,传统沉淀池又存在表面浮泥累积导致出水水质不能满足污水处理需求等问题,当污水处理企业遇到表面浮泥累积的问题时,通常使用刮泥机、吸泥机等大型机械排泥设备进行污泥的刮渣及排放,此类设备规模大、控制复杂、能耗较高、不易维护,不适宜于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鉴于此,目前亟待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可以自动实现排泥除渣功能的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可自动实现排泥除渣的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无动力自动排渣装置,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设于水面泥渣层下方,其包括一体连接且相互垂直的横段与纵段;
浮筒,所述浮筒垂直设于所述管体的横段上;
排渣口,所述排渣口设于所述浮筒的顶端,且所述排渣口与所述浮筒垂直;
排渣蝶阀,所述排渣蝶阀适于与所述管体的纵段端部连接,且所述排渣蝶阀与所述管体的纵段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浮筒可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浮筒间隔排列于所述管体的横段上,且所述浮筒底部设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管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内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还包括管夹,所述管夹设于所述管体上,适于固定所述管体。
进一步的,所述管夹包括夹持部和耳板,所述管夹的夹持部适于夹持所述管体;所述管夹的耳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管体。
进一步的,所述浮筒均呈圆台状,且顶部直径均大于底部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口顶部与水面泥渣层的距离为5-10mm。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横段与纵段于两者的连接处设有弯头;所述排渣蝶阀与所述管体的纵段于两者的连接处设有弯头。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为不锈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管为SS304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管体,管体,所述管体设于水面泥渣层下方,其包括一体连接且相互垂直的横段与纵段;浮筒,所述浮筒垂直设于所述管体的横段上;排渣口,所述排渣口设于所述浮筒的顶端,且所述排渣口与所述浮筒垂直;排渣蝶阀,所述排渣蝶阀适于与所述管体的纵段端部连接,且所述排渣蝶阀与所述管体的纵段垂直;通过排渣口和浮筒对污泥污渣进行收集,并且通过管体流至排渣蝶阀,结构简单且使用便利,能够有效地对污泥污渣进行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74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书存放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术室护理用肢体加压止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