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3973.X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2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振庭;常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P13/02 | 分类号: | G01P13/02;G01N15/06;G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工程 环境监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安装有风向传感器,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风向传感器左侧的湿度传感器,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风向传感器右侧的粉尘传感器,所述机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所述机体的底部开设有装配槽。该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具备便于移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在使用时,由于建筑工程的面积广阔,目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均为固定,如环境监测设备,移动与放置十分不便,不能够根据施工场地的转移随意进行移动,便利性大大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工程师是市场人才缺口职业,国内各大高校几乎没有完全对口的绿色建筑专业,而绿色建筑的知识体系又非常复杂,国内绿色建筑知识与课程较少且不成体系,而国外的绿色建筑知识体系又不适合中国国情,再加上我国建筑投入基数大,绿色建筑发展迫切,市场对绿色建筑工程师的需求是可想而知的,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绿色建筑人才需求将更大,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现有技术中,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在使用时,由于建筑工程的面积广阔,目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均为固定,如环境监测设备,移动与放置十分不便,不能够根据施工场地的转移随意进行移动,便利性大大降低,故而提出一种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具备便于移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在使用时,由于建筑工程的面积广阔,目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均为固定,如环境监测设备,移动与放置十分不便,不能够根据施工场地的转移随意进行移动,便利性大大降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移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安装有风向传感器,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风向传感器左侧的湿度传感器,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风向传感器右侧的粉尘传感器,所述机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所述机体的底部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支脚,两个所述支脚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套管,两个所述套管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滚轴,两个所述滚轴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滚轮,两个所述套管之间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配板,所述装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机体固定连接的千斤顶。
优选的,所述装配槽的底部呈开口状,且装配槽呈凸字状。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脚的正面与背面分别与装配槽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支脚的底部均贯穿并延伸至装配槽的外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槽的正面与背面均呈开口状,且两个滑槽的宽度分别与两个套管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脚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孔,且滑孔的高度与支脚的高度相同,底盘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滑孔并分别与两个套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盘位于装配槽的内部,且装配槽与底盘活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工程环境监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3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