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松脱的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3821.1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冼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冼波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关达津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松脱 门把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松脱的门把手,其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设有方棒;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底座上设有供沉头螺丝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把手的右端凸设有第一圆台,第一圆台上转动连接有带有第一外螺纹的第一外盖,第一圆台的侧壁右端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嵌装有限定第一外盖左端面与第一把手右端面相接触的第一卡簧;第一底座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二把手的左端转动设置有带有第二外螺纹的第二外盖,第二底座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使得第一外盖和第一底座的螺纹连接越使用越紧固,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不易产生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把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松脱的门把手。
背景技术
门把手是安装在门上用于开关门的装置,门把手应用在门页上时,通常与锁舌连接,在转动把手时,把手带动转动机构跟着转动,转动机构带动门板上的锁舌完成伸缩的动作,实现门页开启与闭合的效果。
现有的门把手包括设置在门板左右两侧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通过第一把手和/或第二把手带动方棒转动,从而带动门板上的锁舌伸缩,实现解锁或上锁的功能。现有的门把手上,方棒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内把手和外把手上的安装孔后,通过在内把手和外把手的侧壁上设置连通安装孔的螺纹孔,通过在螺纹孔内拧紧锁紧螺丝,锁紧螺丝将方棒的两端分别顶紧在内把手和外把手内实现固定连接。但是该连接方式在长时间重复转动把手开关门的使用过程中,锁紧螺丝会松动甚至脱落,导致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产生虚位,无法正常开闭门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松脱的门把手,该门把手可靠耐用,且随着时间的使用,第一外盖和第一底座的螺纹连接更加紧固,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不易产生虚位,延长使用寿命,为客户带来便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松脱的门把手,包括相互朝向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设置有方棒,所述方棒由所述第一把手和/或所述第二把手带动旋转;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设置有用于夹紧在门板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供沉头螺丝穿过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第一外盖,所述第一外盖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的右端,所述第一把手的右端凸设有第一圆台,所述第一外盖的左端套接在所述第一圆台上,所述第一圆台的侧壁右端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嵌装有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限制所述第一外盖的轴向位移,使得所述第一外盖的左端面与所述第一把手的右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外盖的右端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底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第二外盖,所述第二外盖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的左端,所述第二外盖的左端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底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冼波,未经冼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3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压用的橡皮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现场装配式隔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