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风机的走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41357.2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2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叶洪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A45D2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陈双喜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风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风机的走线结构,包括手柄内壳和设于手柄内壳下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下端依次设有通线口和位于通线口上方的夹线孔,所述夹线孔的两侧设有分线槽,所述夹线孔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分线槽和通线口连通,所述延伸部的外表面设有供电线向外穿出的通线槽,所述通线槽与分线槽连通,所述手柄内壳的外表面设有多组沿手柄内壳长度方向分布的卡线组件,多组所述卡线组件均包括两个间距设置的限位柱,两个所述间距设置的限位柱之间形成夹线口,所述电线依次从通线口和夹线孔穿入,沿分线槽和通线槽向外穿出,并自下向上穿过多个夹线口分布。本实用新型能使电线组装更方便,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简化结构,降低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风机的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吹风机的基本原理是将气体席卷于机体内部,经过调温、调速以后用于吹罚、烘干或者除尘等领域。吹风机主要采用电能作为动力来源,通常在手柄上布置电线,传统的吹风机一般在手柄的内部设置线槽来安装电线,然而这样的结构组装不方便,组装效率低,企业生产成本高,同时,一些产品在手柄的下端单独设置定位块固定电线,结构复杂,材料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吹风机的走线结构,其能使电线组装更方便,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简化结构,降低材料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吹风机的走线结构,包括手柄内壳和设于手柄内壳下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下端依次设有通线口和位于通线口上方的夹线孔,所述夹线孔的两侧设有分线槽,所述夹线孔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分线槽和通线口连通,所述延伸部的外表面设有供电线向外穿出的通线槽,所述通线槽与分线槽连通,所述手柄内壳的外表面设有多组沿手柄内壳长度方向分布的夹线口,所述电线依次从通线口和夹线孔穿入,沿分线槽和通线槽向外穿出,并自下向上穿过多个夹线口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内壳的外表面设有多组沿手柄内壳长度方向分布的卡线组件,多组所述卡线组件均包括两个间距设置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自手柄内壳的外表面向外凸出,两个所述间距设置的限位柱之间形成夹线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内壳包括内前壁和内后壁,所述延伸部包括分别与内前壁和内后壁连接的前壁延伸部和后壁延伸部,所述通线口位于前壁延伸部和后壁延伸部之间,所述通线口上方设有相对凸出的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所述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之间形成夹线孔,所述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均与延伸部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面向手柄内壳的一侧均设有分线块,所述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与对应的分线块之间形成分线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挤压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挤压块分别相对成型于前壁延伸部和后壁延伸部上,所述第二挤压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挤压块分别相对成型于前壁延伸部和后壁延伸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壁延伸部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边,所述通线槽位于导向边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边的外表面设有多个交错设置的挡块凸起,多个挡块凸起之间围成卡线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伸部与内后壁的连接处设有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1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负离子发生装置
- 下一篇:吹风机的外滤网磁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