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血液报废信息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9598.3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5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田川;李鑫;尹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李绩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电子标签 血液 报废 信息管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血液报废信息管理装置,包括:多个RFID血液电子标签、RFID血液阅读器、无线通讯装置和客户端,其中,每个所述RFID血液电子标签分部安装于盛放血液的试管容器上;所述RFID血液阅读器与每个所述RFID血液电子标签无线连接;所述无线通讯装置与所述RFID血液阅读器和所述客户端分别无线连接,以将来自所述RFID血液阅读器的关于血液报废的信号传输至所述客户端;并由所述客户端进行展示呈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血袋上粘贴RFID标签后,对血袋进行快速精准的读取信息,完成报废数据采集,实现了血液实物交接,杜绝了数据丢失、遗漏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血液报废信息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输血事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对血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总后勤部卫生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中着重将建立血液供应保障机制和加强监督管理定为重点。血液供应保障机制中对血液加工、存储、运输、报废维度进行完整准确的监测、跟踪。其中血液报废管理也是血液信息管理的重中之重。
报废血液主要产生与血液采集,血液制备、血液存储、及血液运输过程中,其中血液采集中全血的报废率为1.55%,血液运输中全血报废率为0.51%,成分血的报废率为0.90%.最主要的血液制备环节中导致血液报废原因有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包括脂肪血(92.18%)、颜色异常(4.31%)、离心破袋(1.34%)、渗漏(0.90%)、热合不严(1.27%)、凝块(0.50%)等;血液产品有一定的保存温度及时间,而过期血液产品即为报废血液。
虽然各血站对报废血液采取了一些管理方法,但是报废血液信息收集和报废血液处理不当将带来不小的错误。现血站的血液报废管理业务存在以下痛点:
1、数据的核对目前采用人工手动录入,耗时耗力、容易出错;
2、数据同步不能实时、及时;
3、错误数据不能成为血液追溯的依据;
4、防止血液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血液报废信息管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血液报废信息管理装置,包括:多个RFID血液电子标签、RFID血液阅读器、无线通讯装置和客户端,其中,
每个所述RFID血液电子标签分部安装于盛放血液的试管容器上;
所述RFID血液阅读器与每个所述RFID血液电子标签无线连接;
所述无线通讯装置与所述RFID血液阅读器和所述客户端分别无线连接,以将来自所述RFID血液阅读器的关于血液报废的信号传输至所述客户端;并由所述客户端进行展示呈现。
进一步,所述RFID血液电子标签采用耐超低温超高射频电子标签。
进一步,所述无线通讯装置采用GSM、GPRS、WCDMA通信网络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客户端采用个人计算机PC或移动终端。
进一步,所述RFID血液阅读器采用UHF射频读写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宏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9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尘型柔性LED显示模组
- 下一篇:物联网社区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