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梯级蓄热供热除霜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1350.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9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吕石磊;许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1/02 | 分类号: | F24D11/02;F24D19/10;F25B47/02;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级 蓄热 供热 除霜 空气 源热泵 供暖 系统 | ||
1.一种可梯级蓄热供热除霜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梯级相变储热装置,所述的梯级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内壳体和间隔套在内壳体外的外壳体,在所述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在所述的外壳体顶壁上盖有上盖板,在所述的内壳体中沿竖直方向左右间隔固定有三块挡板将所述的内壳体分隔为彼此独立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在所述的第一腔室内填充有第一级相变材料形成第一级储热单元,在所述的第二腔室内填充有第二级相变材料形成第二级储热单元,在所述的第三腔室内填充有第三级相变材料形成第三级储热单元,在所述的第四腔室内填充有第四级相变材料形成第四级储热单元,在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内分别安装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一根热水换热盘管和一根第一制冷剂换热盘管分别盘绕经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沿蓄热过程流动方向在所述的制冷剂换热干管上依次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
所述的热水换热盘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梯级相变储热装置外的热水换热干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制冷剂换热盘管的一端依次连接第二电磁阀以及位于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的制冷剂换热干管并且另一端依次连接第四电磁阀以及位于第三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之间的制冷剂换热干管,盘绕在第四腔室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盘管的一端依次连接第五电磁阀以及蓄热过程中流体流入第六电磁阀的阀入口,第二制冷剂换热盘管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七电磁阀以及蓄热过程中流体流出第六电磁阀的阀出口,各级储热单元内部填充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关系,第一级相变材料第二级相变材料第三级相变材料第四级相变材料;
蒸发器,所述的蒸发器的输出端通过制冷剂回路依次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蓄热过程中流体流入制冷剂换热干管上的第一电磁阀的阀入口、蓄热过程中流体流出制冷剂换热干管的出口、第一过滤器、膨胀阀、第二过滤器以及蒸发器的输入端;
供暖末端设备,所述供暖末端设备的输出端通过热水循环环路依次连接热水循环泵、第九电磁阀、冷凝器的管程、单向阀以及供暖末端设备的输入端;
所述的热水换热干管的一端依次连接第十电磁阀以及位于热水循环泵出口和第九电磁阀之间的热水循环路,所述的热水换热干管的另一端与位于单向阀和供暖末端设备的输入端之间的热水循环路连通;
一根换热管一端与蓄热过程中流体流入制冷剂换热干管上的第一电磁阀的阀入口处的制冷剂换热干管连通并且另一端依次连接第八电磁阀、冷凝器的壳程以及蓄热过程中流体流出制冷剂换热干管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梯级蓄热供热除霜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相变材料采用相变温度55度的棕榈酸,第二级相变材料采用相变温度48.5度的七水硫酸镁,第三级相变材料采用相变温度44度的十六醇,第四级相变材料采用相变温度29度的六水氯化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13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60度按键式鱼护调节装置
- 下一篇:桁架专用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