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真空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0935.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4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时百超;孙保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绿博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8;F16K1/46;F16K27/02;F16K31/122;F16K4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刘一晓 |
地址: | 4549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真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真空阀,包括阀腔,其内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阀腔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上端盖内设置有通过滚珠衬套连接的阀芯,所述阀芯与上端盖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位于中间的第二密封圈和位于底部的唇形密封圈、孔用弹性挡圈,阀芯底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塞,所述橡胶密封塞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垫圈,且橡胶密封塞与阀腔底部连通真空泵的第一阀口相配合,阀腔侧面还开设有连通真空箱的第二阀口;以及气缸,其通过支撑杆设置在上端盖上方,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浮动接头与阀芯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真空阀,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耐磨损、使用寿命长,能够方便地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输送管路用阀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真空阀。
背景技术
在真空泵和真空箱之间的连接管道上通常安装有真空阀,用于保障负压输送管道能够在PLC的控制下自动开启或关闭。然而,目前市售的真空阀由于设计原因,使用寿命较短,阀内密封件易发生磨损,造成真空阀漏气,导致系统真空度不达标,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真空阀,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真空阀,包括
阀腔,所述阀腔内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阀腔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上端盖内设置有通过滚珠衬套连接的阀芯,所述阀芯与上端盖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位于中间的第二密封圈和位于底部的唇形密封圈、孔用弹性挡圈,阀芯底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塞,所述橡胶密封塞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垫圈,且橡胶密封塞与阀腔底部连通真空泵的第一阀口相配合,阀腔侧面还开设有连通真空箱的第二阀口;
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支撑杆设置在上端盖上方,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浮动接头与阀芯相连。
所述滚珠衬套设置在上端盖顶部。
所述阀腔底部通过圆螺母套接有构成所述第一阀口的连接法兰,所述第一阀口和橡胶密封塞的配合面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真空阀,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阀芯由气缸驱动,并配套设置滚珠衬套,使阀芯保持直线运动,有效减小密封结构因偏离运动轨迹造成的非正常磨损;其次,通过上下橡胶密封垫圈夹持阀芯端部的密封塞,增加其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再次,在阀腔、上端盖和阀芯的接触面上设置由多道密封结构,增加其密封性,保持系统真空度,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最后,采用气缸作为驱动力可以方便地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提高负压输送管道的开合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真空阀,包括阀腔1,阀腔1内安装有上端盖2,上端盖2与阀腔1的接触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一密封圈3,上端盖2内安装有通过滚珠衬套4连接的阀芯5,滚珠衬套4位于上端盖2顶部,阀芯5与上端盖2的接触面上安装有三个位于中间的第二密封圈6和位于底部的一个唇形密封圈7、一个孔用弹性挡圈8,阀芯5底部安装有橡胶密封塞9,橡胶密封塞9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嵌套有橡胶密封垫圈10,且橡胶密封塞9与阀腔1底部连通真空泵的第一阀口11相配合,阀腔1侧面还开设有连通真空箱的第二阀口12;上述第一阀口11位于连接法兰13上,该连接法兰13通过圆螺母14安装在阀腔1底部,且第一阀口11和橡胶密封塞9的配合面为锥形结构。阀腔1顶部安装有气缸15,具体地,上端盖2上安装有通过支撑杆16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气缸15,气缸15的活塞杆通过浮动接头17与阀芯5连接。
当需要关闭生产系统的负压管路时,仅需要通过气缸15动作使阀芯5的橡胶密封塞9与第一阀口11密封配合即可;当需要对生产系统进行抽真空操作时,通过气缸15使阀芯5的橡胶密封塞9离开第一阀口11,连通真空泵和真空箱对系统抽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绿博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绿博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0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