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污立管改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3369.2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许锦林;董清崇;宫经成;曹瑞良;黄超;席鹏;唐正风;袁凤瑞;陈蕃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郑广建;宋元松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污立管 改造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污立管改造系统,其包括雨水立管、第一污水立管、第二污水立管、反水弯及第三污水立管,所述第一污水立管设置在污水流入口与雨水立管接驳处的后侧,污水流入口与雨水立管接驳处设置有盲板,所述第二污水立管与第一污水立管连接,反水弯设置在第二污水立管与第三污水立管之间;所述第三污水立管的末端设置有排污管以将污水排放至污水管网;所述雨水立管的接驳处的下端为原混流立管,所述原混流立管的末端设置有排水管以将雨水排放至雨水管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污立管改造系统,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在原有雨污混流管路的基础上实施改造,提高了原有管路的利用率,有效实现了雨污分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污分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雨污立管改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加强,人们对造成河道、湖泊污染的源头——城市住宅小区雨污混接进行彻底整治。由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的滞后,现状排水立管混流主要是由于建筑屋面雨水立管混入后期居民私自接入的厨房或洗衣间生活废水,经由该立管合流排出至市政雨水系统或排入河道,加重了管网负荷和河道污染。阳台水雨污分流改造是一个繁琐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如现状排水类型、设计方案确定、现场施工易操作性、土建改造等。
现有的小区立管改造方法为将整栋楼的立管全部接入污水管网,重新建设一条新的雨水管网。现有的方案对原有立管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建设成本增高、水流量较大污水处理较为困难等问题。再者,现有管路上设置的反水弯功能单一,容易造成堵塞;由于结构为一体化设置,只能整体拆卸更换维修。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雨污立管改造系统,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雨污立管改造系统,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在原有雨污混流管路的基础上实施改造,提高了原有管路的利用率,有效实现了雨污分流,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污立管改造系统,其包括雨水立管、第一污水立管、第二污水立管、反水弯及第三污水立管,所述第一污水立管设置在污水流入口与雨水立管接驳处的后侧,污水流入口与雨水立管接驳处设置有盲板,所述第二污水立管与第一污水立管连接,反水弯设置在第二污水立管与第三污水立管之间;所述第三污水立管的末端设置有排污管以将污水排放至污水管网;所述雨水立管的接驳处的下端为原混流立管,所述原混流立管的末端设置有排水管以将雨水排放至雨水管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水弯设置在地面以上,所述第三污水立管的部分和排污管设置于地面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污水立管设置有污水检查口,其在反水弯上侧且距离地面1m-1.5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水弯包括波谷段及波峰段,所述波谷段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波峰段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波谷段与波峰段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混流立管设置有雨水检查口,其距离地面1m-1.5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污管的最小坡度为0.01,其上设置有污水检查井或化粪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设置于地面以下,其最小坡度为0.01,排水管上设置有雨水检查井或雨水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污管和排水管由PVC-U、PP、PE或ABS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水立管的上端与屋面上的雨水斗连接,其末端通过弯头与排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雨污立管改造系统,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在原有雨污混流管路的基础上实施改造,提高了原有管路的利用率,有效实现了雨污分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3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