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2200.5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2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源送;陈彦霖;程振敏;陈梅雪;隋倩雯;郁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梦圆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体式 生物 反应 装置 废水处理 系统 | ||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膜生物反应装置,待处理废水在其内发生厌氧反应得到第一废水;中间调节水箱,与厌氧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用于调节第一废水;以及一体式膜生物反应装置,用于将第一废水进行生物脱氮反应后得到达标废水。本实用新型废水经过厌氧‑生物脱氮处理以后,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集中,减少了占地面积,操作管理方便;采用的时间控制系统可以提升废水处理效率,提高废水处理污染物去除效率;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低温下实现废水的脱氮降碳处理效果,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养殖废水具有高氨氮(250-2650mg/L),高浓度有机化合物(Chemical OxygenDemand,COD 3510-35200mg/L),高总氮(365-3055mg/L)等污染特征,其主要处理方式主要有还田处理,自然处理和生物处理模式。其中还田处理和自然处理模式由于占地面积较大,二次污染等原因较少采用,而生物处理模式中多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净化塘联合处理模式,该处理工艺流程较长,管理不便,处理效果一般,占地面积大。针对畜禽养殖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运行效果不佳,工艺流程长,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开发一种养殖高效低耗的处理工艺是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基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厌氧膜生物反应装置,待处理废水在其内发生厌氧反应得到第一废水;
中间调节水箱,与厌氧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用于调节第一废水;以及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装置,用于将第一废水进行生物脱氮反应后得到达标废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势之一:
1、废水经过厌氧-生物脱氮处理以后,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2、废水处理设备集中,减少了占地面积,操作管理方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时间控制系统可以提升废水处理效率,提高废水处理污染物去除效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在低温下实现废水的脱氮降碳处理效果,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5、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方法通过向预处理反应器提供可控的微量曝气,将常规水解酸化过程中难以分解的物质进行有效分解,在有效降解表面活性剂的同时,不产生影响系统运行的泡沫;
6、表面活性剂在预处理反应器内被微生物降解,不再存在于系统排出的污泥中;通过设置较长的污泥龄,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装置和方法产生的剩余污泥极为有限;
7、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装置和方法可以高效去除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物,并且不产生大量泡沫和大量固体废弃物,可作为混凝、泡洙分离等表面活性剂废水物理化学式预处理的替代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2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件切割后残渣清理结构
- 下一篇:可伸缩的公母座连接器